.,
南京,紫禁城,奉天門。
隨著淨鞭三響,早就等候在午門往外的身在南京,從六品以上的大明文武官員和不文不武的地方議政(議政官都是正六品),都一串一串的步行入門,進入了午門之內,奉天門外的大廣場。
今天要舉行的是大朝會!
大明洪興皇帝雖然是明君,但卻是個喜歡睡懶覺的明君,所以很少會大清早的召集大朝會。有什麼事情要議,一般就是兩府合議——由內閣、元帥府的頭頭腦腦們到奉天殿內或是奉天殿的東暖閣內開會就行了。
如果還有什麼需要慎重的大政,在最終決策之前,還會召開所謂議政王會議——名詞是從多爾袞那兒抄來的,不過內涵不一樣。所謂議政王會議,就是地方議政和在京諸王一起開個神仙會。朱皇帝聽一下大家的意見,特彆是地方議政,也就是由地方州府推選的一批士紳議政官的意見,以示慎重。
當然了,這個議政王會議絕不是議會民主啥的......而是一個類似台諫的機構。
雖然朱皇帝改革了禦史台,把什麼都管的禦史台變成了反貪局,又撤銷了太喜歡胡說八道的六科給事中,但並不等於他不需要聽取不同意見了。隻是對於大政的不同意見或對官員的彈劾,不應該來源於反貪部門和政府內部不乾實事,也不了解地方情況的中級官僚。
現在有了解決問題的兩府合議和提出問題的議政王會議,朱慈烺基本上就能當個能夠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明君了......
所以影響睡眠質量的大朝會,能不開就不開了吧。
但是昨天中午,有特大捷報送到南京城中!所以到了下午,各個衙門就得到了要召開大朝會的通知。
現在天色剛剛放亮,天氣也比較涼,在太監引領下進入奉天門外大廣場的官員們,一個個又是打哈欠解乏,又是搓手掌取暖,還有些來得急一些,還拿著包子、饅頭、油條什麼的在啃......看著就不像是好官啊!
“上皇駕到、皇上駕到......”
隨著太監的公鴨嗓門兒,打哈欠、搓手掌和偷偷吃早點的大明朝臣高官們一下都來了精神——今兒上皇也來啊?真是難得了,得好好瞧一瞧了。
當這些朝臣官員們山呼萬歲而拜的時候,大明第一孝子已經攙著崇禎上皇從奉天殿裡出來,到奉天門外那個漢白玉的平台上了。
然後大家就聽見朱皇帝掩飾不住笑意的聲音了:“平身,平身......”
禦門聽政是“室外工作”,是比較艱苦的,風吹雨打日曬的不說,還沒有座位,隻有在奉天門門樓下的朱慈烺和有時候會出現一下的崇禎上皇有椅子可坐。其他人都隻能站著了!
看到群臣已經爬起來就位,已經在一張硌屁股的龍椅上大模大樣坐好的朱慈烺,就笑著道:“今天叫眾卿過來,就是和大家說個好消息......昨天中午日南王遣使報捷,大明天兵三萬,勢如破竹,攻入了占城國的首都賓瞳龍,占城君臣已經棄城而走,逃亡了真臘國。不敬我大明天朝的占城逆國,現在已經滅國了!”
他的語調興奮,似乎取得了一場了不得的大勝!
其實滅亡占城國的這場戰爭從軍事角度而言根本不值一提......占城國早年在東南亞也算得上一號,但現在早就衰敗了。這個國家最後的輝煌出現在二百幾十年快三百年前,差不多就是明初的時候。那個時候出了一個雄主,名叫製蓬峨,養大象的本事有一套,能訓練出真能衝鋒陷陣的大象,把安南陳朝殺得大敗虧輸,三次攻破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