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怎麼還有準噶爾的事兒呢?(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111 字 10個月前

當朱慈烺趕到奉天殿東暖閣的時候,錢謙益和朱純傑已經在門口等候了許久了。兩人手中都拿著個奏本,在椅子上坐著說話,看見朱皇帝來了趕緊起身行禮。

朱慈烺微笑道:“彆跪了,進來說,到底出了什麼事兒?”

奉天殿東暖閣是朱皇帝召開兩府會議、議政會議、召見臣子或使臣,以及批閱奏章的地方。

每天午朝之前,朱慈烺都會在這裡批閱一會兒奏章——兩府會議要討論的事情,一般都會先上個奏本,讓朱皇帝看過,不能搞突然襲擊。而朱慈烺每天要看的奏章,一般都會在清辰的時候在東暖閣的長桌頂頭擺好,是有數量限製的,一天通常隻看十六個奏本。

內閣府和大元帥府各上六本,左右都察院各上一本,大理寺上一本,議政院上一本。每個奏本都有字數限製,不能超過2000字,而且隻能說一件大事。不過多個例行的人事任免,是可以合並計算成一件大事的。

也就是說,理論上,朱皇帝每天隻看3.2萬字的報告,處理16件大事。16件大事之外的事務,有司自行處置,事後彙報(在午朝上)即可——朱皇帝的這個作風和他爸爸崇禎真是沒得比了,隻怕比躲著不見人的萬曆皇帝都懶。

但是國家在他的“懶政”之下,卻井井有條,蒸蒸日上。

當然了,例外的事情總是有的。比如今天,出現了16大事以外的突發事件,事先沒有上報,但是必須要及時處理,那麼哪個部門的事情,就由哪個部門的當家人在午朝之前請見,當麵向朱皇帝報告。

今天是錢謙益和朱純傑一起來了,就說明出現了兩件意料之外的事情。

“錢先生先說。”朱慈烺在長桌子頂頭坐好後,就吩咐錢謙益先說。

錢謙益和朱純傑不用朱慈烺吩咐,都已經各自落座。他們在這張會議桌旁是有固定座次的——首輔坐在哪兒,禮部尚書坐在哪兒,錦衣衛指揮使坐在哪兒,都是有規定的。

“陛下,”錢謙益已經將準備好的奏本雙手遞上了,“朔方軍節度使司奏報,說瓦剌蒙古的準噶爾部出了一位雄主,名叫綽羅斯.巴圖爾琿台吉。此人野心很大,想要一統瓦剌各部,還想征服哈薩克汗國。

另外,羅刹國不斷東侵,也威脅到了瓦剌諸部。所以巴圖爾琿台吉這些年以來,就同時和哈薩克汗國、羅刹國兩個西域強國開戰。

因為羅刹國和哈薩克汗國擁有精良的火器,所以準噶爾部打得非常吃力,在崇禎十六年時還在遠征哈薩克汗國時慘敗。

而這個巴圖爾琿台吉不知由何處知道了我朝能夠生產精良火器,所以想得到支援,這才遣使朔方,希望能夠進行朝貢並且得賜火器。”

不知從何處知道?

朱慈烺聽著錢謙益的話,心說:這不都是朱慈炯賣軍火賣出來的?

“朱純傑,”朱慈烺沒有馬上作出決定,這事兒得兩府合議,現在沒法決定,所以他就問朱純傑道,“你有什麼事情要說?”

“陛下,”朱純傑也遞上了奏章,“東虜日前向歐洲派出了五大臣使團,從朝鮮的港口出發,搭成兩艘我朝的萬石大船去了琉球國,並且在琉球國登上了西班牙人的大帆船,走南洋航線向歐洲而去了。

另外,東虜在東北極遠的苦兀島上和東方的日本國打了一仗,好像被打敗了,所以多爾袞正準備組建太平洋水師對抗日本國.....”

“什麼?太平洋水師?”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