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鐸原來是個熱愛文學藝術的勇敢王,今天居然帶著上千儒生來了紫禁城,可把在午門看大門的護軍給嚇壞了。
“王爺,奴才,奴才等職責所在,不能,不能讓他們進宮啊!”
一個正黃旗出身的護軍校跪在多鐸的馬前,滿頭大汗,瑟瑟發抖,口中還一個勁兒的解釋。
多鐸笑著:“本王得了聖旨,可以帶關外儒生入宮麵聖。”
“王爺,聖旨上說的是儒生,可他們......”
多鐸還是麵帶微笑:“他們是儒生啊!”
“可他們都帶著寶劍腰刀......”
“寶劍配儒生嘛!”多鐸道,“南朝的衍聖公府去年出了一個《儒服典範》就是腰懸長劍!”
“可他們還有火銃和弓箭......”
多鐸帶來的都是“槍大夫”,約一百人帶著燧發手槍,還有三四百人背著火繩槍,餘下的都帶著弓箭。
“這火槍和弓箭也是儒學啊!”多鐸笑道,“這是儒家的《六藝》之中的射藝,是從周公那個時候傳下來的。”
原來周公那個時候就有火槍了?那正黃旗的護軍校心說:咱滿洲的祖宗能活下來可真不容易啊!
雖然漲了學問,可那護軍校還是不肯讓路啊!
彆看紫禁城現在是大清皇宮,其實沒有多少人防守,就是從兩黃旗中選出的旗丁組成的護軍營再加上一些侍衛在看管,總共就1000多人,而且還得輪班,還有不少人溜號,現在當值的也不知道有沒有300人?
多鐸一下帶來上千,逼宮都夠了!
正糾纏的時候內大臣索尼已經來了,看到護在多鐸身邊的“槍大夫”,還有跟在他身後的武裝儒士,卻是大鬆口氣。
因為他知道,順治那邊已經準備好了,七八十多個“文弱之士”再加幾十個比較結實強壯的太監都埋伏在奉天門裡麵,就等順治皇帝摔杯為號了——為了方便下手,今天順治接見多鐸的地方不是武英殿,而是擺在了明朝皇帝禦門聽政的奉天門。
索尼知道順治是在鋌而走險,而他又特彆不希望順治把多鐸給做了——多鐸在北京內城裡有五萬軍隊呢!他們雖然號稱是“關外九旗兵”,但實際上大多是漢人,根本不愛大清皇上,不過是多鐸給他們放了地,讓他們能吃飽穿暖,又許了他們好處,才跟著賣命的。
要是順治殺了多鐸,這些人會不會在北京城內大鬨起來,誰也不知道——沒準他們就打進紫禁城把順治皇帝捉了獻給大明的朱慈烺了!真要這樣,朱慈烺的運氣也實在太好了!
所以索尼不敢冒險,但是又拿順治沒辦法。
順治這個年紀的半大小子發起狠勁兒來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還好多鐸帶足了保鏢,估計順治也不敢摔杯子了。
“皇上有旨,宣攝政豫親王和眾儒生奉天門覲見!”索尼宣完了順治的口語,然後就衝堵門的護軍一招手,“你們乾什麼呢?堵門呢?快讓開,王爺,您請!”
那就讓開吧!那護軍校心說:大不了換皇上,反正都是愛新覺羅家的人......隻要彆少了咱們的一份錢糧就行了!
順治現在坐在奉天門下麵,就是崇禎皇帝魂牽夢繞的那個位子,下麵也有不少王公大臣,都是來給多鐸捧場的。
撫軍皇太叔啊!
朱慈烺、李過可都是當過撫軍皇太子的,現在多鐸比他們的輩份都大了,不是太子,是太叔!
真是可喜可賀啊!
而且多鐸也夠意思,給鑲藍、正紅、正綠這三個旗都分了地盤,連戰敗的阿濟格的兒子勞親也得了個河南府,還襲了王爵,沒有給一擼到底。
所以大家夥都挺擁護多鐸當皇太叔的,就是順治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