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最大的金手指(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308 字 10個月前

這種高考,可以說是最公平,也可以說是最不公平的。最公平的方麵就是在拚智商!

《子論格物篇》誰背不出來?這都記不住還考什麼太學?至於算術考試和論文,那就是在拚硬智商了。

可智商不夠硬的,再怎麼努力,連會試的考場都進不去!

因為在會試之前還有個初試,是由各個州府自辦的。初試沒有論文,但是得靠數學!也是朱皇帝出的題......考完以後,考場外麵那是哭成了一片啊!

腦子笨一點的,或者上了年紀腦子不靈活的,或是太偏文科的,全都被難哭了!

科舉居然難成這樣,看來大家夥是終身無望太學了......

沒有被難哭的,則到南京來考會試,會試當然也是難的——以至於到後來,明朝的讀書人都把南京稱為“難京”,太難了!

會試取士的名額是400人,還要根據成績好壞分為一甲、二甲、三甲、四甲。

其中前五十名可以參加殿試,也就是由朱慈烺其中主持論文答辯。從中選出一甲大學士和二甲博士......不用說,這些都是智商高於150的天才了!

而在這些天才當中,朱皇帝最後選出了七個大學士級的天才!

狀元是來自安慶府的方以智,這位複社四公子中最聰明的一位,以41歲的高齡取得了論文滿分的好成績——他的論文是《論子論格物篇》,對《子論格物篇》進行了分門彆類的整理,將之歸納為“論證”、“辯證”、“問道”、“自然”等幾個門類。

榜眼則是來自江南的朱用純,他對《子論格物篇》關於“天”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觀天”和“論天”兩種研究方法。

探花名叫梅文鼎,非常年輕,隻有19歲,來自江南省的寧國府,論文一般,但是算學上的造詣極高,是唯一一個算學滿分的天才。

此外,一甲還有另外四人,分彆是浙江的何天然,來自江北的劉昊,來自湖廣的吳翔,來自廣東的孫雨城。

現在這七個天才大學士,就坐在紫禁城西洋樓的花園裡,陪著朱皇帝吃月餅,看月亮呢。

月餅是酥皮月餅,有豬肉餡、羊肉餡、牛肉餡、火腿餡和五仁餡的,都是新鮮出爐的“熱月餅”,味道非常不錯。

不過大家夥的注意力並不在月餅上,而是在月亮上!

今天的月亮和以往的月亮看起來是不一樣的,特彆是大,特彆的清晰——因為朱皇帝將幾架開普勒望遠鏡擺在了西洋樓的後後花園內。

看到“七學士”都有點入了迷,一個人吃了會兒月餅的朱皇帝,終於嗯咳了一聲,打斷了七人的天文觀察。

七位大學士知道朱皇帝有話要說了,都回過頭瞧著他。

朱慈烺衝著大家招招手,“坐,都坐吧!”

看到幾個人都在各自的椅子上坐踏實了,朱皇帝接著又道:“諸位都是我大明第一等的才子,都是該做學問的!現在內有《子論格物篇》出世,外有西學東漸,正是治學之士大有可為的時候。不過曆朝以來,學而優則仕也已經成了慣例,朕也不大算更易,所以就封你們七位當了大學士......不過這大學士不是閣臣了,而是真正做學問的官,但是官品和俸祿都和閣臣一樣!

太學也將以七位為尊......狀元公整理《子論格物篇》的辦法很好,你們回頭再商量一下,看看能否將之分為七科,你們各主一科,再從二甲進士當中挑選七科博士,作為你們治學的助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