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東方世界戰爭的開局(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238 字 10個月前

“來人呐!”金光孝大聲喊道,“趕快挑選50名壯勇,帶上鳥槍和刀劍,做農夫裝扮,陪本官去釜山浦查看!如果本官三天內沒有返回,就向京城報告倭寇大舉來犯的消息!”

......

大明洪興五年十一月中旬。

遙遠西域楚河。

“伊拉拉塔(勝利的意思)!伊拉拉塔!”

蒙古語的歡呼聲,如山呼海嘯一般,在這條位於吉爾吉斯山和伊犁山之間,以中國的“楚地”為名的楚河兩岸響起。

農曆十一月的楚河河麵早就已經凍結得好像石板一樣堅硬了,足以讓無數騎著戰馬的準噶爾勇士從上麵通過,如洪水一般衝向楚河南岸的哈薩克聯軍。

在九年前憑借區區600名火槍手據險固守就擊敗了巴圖爾琿台吉親率的25000大軍的哈薩克汗國一代名君楊吉兒汗所率領的哈薩克聯軍,現在已經一敗塗地了,被當年的事手下敗將打得落花流水。

因為楊吉兒汗的聯軍遇上了一支和他們一樣裝備了大量火槍和大炮的新式蒙古軍隊!

而且這支蒙古軍隊擁有的火槍數量更多,擁有的火炮也更為犀利!

九年前的戰敗,讓巴圖爾琿台吉深刻意識到了弓馬騎射打天下的時代已經徹底結束了。如果準噶爾部落想要再現大蒙古的輝煌,不,哪怕僅僅想要生存下去,在肥美的草原上放養牛羊,繁衍子孫後代,那他們就必須和敵人一樣擁有足夠的火槍、大炮!

所以在上一次兵敗哈薩克後,巴圖爾琿台吉就開始千方百計購買槍炮火藥。先是高價從北方的羅刹開拓者那裡購買少量的火繩槍,而這三四年間,來自蒙古鄂爾多斯部落的商人又給準噶爾部帶來了質量稍差,但是量大價廉的“代王銃”,以交換戰馬。

在弄清楚了這些“代王銃”來自已經複興起來的大明天朝後,巴圖爾琿台吉馬上想到了通過向明朝朝貢獲得更多槍炮的辦法。

於是他就向榆林派去了自己的使者,提出了歸附大明的請求——這個事兒一開始的時候不過是忽悠人的把戲。巴圖爾琿台吉才不會為了獲得一些槍炮就和大清國對著乾......他不過是一腳踏兩船而已。

而他的圖謀似乎也獲得了成功,大明皇帝同意了他的請求,答應給予大量的援助,還冊封他當了個北庭節度使,但是同時還提出了索要他的六子噶爾丹為質和由準噶爾部出兵幫助大明收複安西鎮這兩個條件。

在仔細考慮了一番後,巴圖爾琿台吉就答應了明朝的條件,並且送出了噶爾丹。

而明朝方麵也沒讓他失望,在噶爾丹到達榆林後,就派人給他送來了6門3磅青銅炮和1000支質量上乘的火槍。

在手下的勇士馬馬虎虎學會了使用3磅炮後,巴圖爾琿台吉就立即下令西征哈薩克,以報九年前兵敗之恨。

而哈薩克的楊吉兒汗也不甘示弱,同樣召集各部聯軍,在楚河南岸布兵設陣,和抵達北岸的準格爾大軍對峙了一個秋天。直到楚河徹底凍結,雙方才約定時間,進行決戰。

決戰的結果,則是擁有6門青銅炮和至少3000支火槍的巴圖爾琿台吉大獲全勝!,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