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為了向北清示威,還讓孫富貴帶去了一個營的胸甲槍騎兵——雖然孔代親王不主張南明投資建設昂貴的傳統騎兵,但是朱皇帝已經花了大錢建立了繁殖折耳馬和阿拉伯馬的馬場,也不可能放棄了。
所以朱皇帝就下令建立了一支衝擊騎兵,牆式衝擊是不會的,哪兒那麼容易練出來?就是以排或連為單位的集群衝擊。而且數量也不多,就是給孝陵衛新軍師和陸軍近衛師各配置了一個營的胸甲槍騎兵,總數不過1000。這回就讓孫富貴帶了500騎去淮安擺譜,建寧公主看著歡喜(折耳馬長得可愛),而班布爾善卻有一種大難將臨頭的感覺.....以至於都沒聽見孫富貴的喊話。
看見班布爾善走了神,騎馬走在他左邊的侯方域也提高嗓門道:“送親使,老山宮到了!”
“到了?”班布爾善一愣,抬頭向前看去,隻見前方大約兩裡開外就是河堤,還能看見一道木柵欄立在河對岸。
“對岸就是老山宮?”班布爾善伸長脖子望了望,“沒看見啊!”
“當然看不見,老山宮闕離這兒還有20多裡呢!”侯方域笑著,“咱們現在是在老山馬場外邊,過了滁河就是馬場了......”
“馬場,是養折耳馬的馬場?”阿吉格公主銀鈴般的聲音響了起來。
“是啊,”侯方域答道,“這處馬場分三部分,一部分養折耳馬,一部分養阿拉伯馬,還有一部分養法蘭西引入的佩爾什大洋馬。”
“為什麼要分三部分?”阿吉格問,“養在一起不好嗎?”
“公主,”班布爾善說,“養在一起容易走種,這好馬講究馬種......這學問大了,奴才也不大懂。”
侯方域說:“此言倒是不錯,養馬的確是大學問!咱們過去也不大會,引入了折耳馬也養得不大好,好在前年訪歐使團回來的時候,帶來了一些奧斯曼帝國的養馬官,都是好手,全被留用了,現在就是他們在管老山馬場。”
其實在宋朝之前,中國本土養馬的技術並不差,引入了波斯的馬種,也能夠養出良馬。
但是後來因為儒家倫理道德的原因,近親繁殖被逐漸禁止,育種的事兒就算沒有了......沒有了育種,養馬就是個“概率學”問題了——好馬在馬群中的占比就這麼一點,馬越多,好馬自然越多。而要給數萬騎兵配上良馬,沒有幾百萬匹的基數想都彆想。
所以不能控製大草原,也就養不出強大騎兵了。
這個時候送親隊伍已經進入了老山馬場的地界,在兩道木柵欄隔出來的通道中行進。隔著木柵欄可以看見大片的草場和草場上放養的馬匹,一側都是折耳馬,一側都是阿拉伯馬,都是沒有長成的馬駒兒,由專人照看著它們。
這些小馬的好奇心都很重,看見有人經過,全都聚攏到柵欄邊上看熱鬨,阿吉格看它們長得可愛,咯咯笑著就策馬上前,想要逗馬駒兒玩耍。
“殿下,”孫富貴見了連忙說,“時候不早,咱們得抓緊一些......而且您往後就住在老山宮,經常可以來馬場玩耍。”
“住老山宮?”阿吉格似乎有點不樂意,“為什麼不是在南京城裡麵?我可以聽說南京好玩。”
侯方域笑著接過話題:“殿下,南京再繁華也是市井人家的,您是皇妃,何等尊貴?當然得在深宮裡麵。南京的宮闕都有二三百年了,再怎麼修繕翻新也就這樣了,哪裡比得上新建的老山宮?況且老山宮也不止一處宮闕,而是有宮闕、有溫泉、有市鎮、有獵場、有馬場、有城堡......可謂是應有儘有,自成格局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