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就怕皇帝會算賬啊!(求訂閱)(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184 字 9個月前

每年上交的稅收少於一千萬怎麼能行?

現在四江兩湖閩粵一共八個省共同承擔了一個億的租稅,這個數目絕對不輕了!

如果朱皇帝隻讓四川交一百多萬,那麼四江兩湖閩粵的士紳不要吵翻天?而且四川人民良心上也過不去啊!

曾英被朱慈烺的話說的啞口無言,而馬士英已經明白朱慈烺是想要加四川的稅!

“陛下,”馬士英道,“四川曆經多年戰亂,民生凋敝,百業荒廢......即便收複,也需要多年的休養生息。”

朱慈烺笑問道:“既然民生凋敝、百業荒廢,流寇怎麼就維持了那麼多的軍隊?川貴大軍不下十萬,火槍、大炮、胸甲也應有儘有,軍餉軍糧也都足額供應,怎麼就打不過流寇呢?曾英,你說說。”

說什麼呀?

軍師府年年都派參謀團去川貴調查,對川貴的情況非常了解。川貴大軍雖然不及朝廷直屬的陸軍那麼精銳,而且營級方陣在“地無三尺平”的川貴山區也有點不靈活。但是川貴明軍敗多勝少的主要原因就一個——大順軍起碼有二十萬人!而且裝備水平也不算太差,至少在崎嶇的山林地形中,大順的裝備也夠用了。

而二十萬裝備和訓練水平都不差,而且士氣高昂的軍隊要花多少錢?一年沒有六百萬實打實的支出怎麼夠?

而且除了在四川、貴州、陝西、湖北等方向上用兵,大順軍這幾年還在雲南和川邊搞改土歸流,把包括沐天波在內各路地頭蛇都收拾了一遍,還戰無不勝!

這得花掉多少軍費?

更讓曾英這樣的川貴名將無話可說的是,流寇統治下的四川還基本上維持了一人人民安樂的小康局麵。雖然不能和東南的欣欣向榮相比,但是小農田園的安逸還是有的。

“陛下,”還是馬士英替曾英解圍,“流寇在四川實行的是圈地均田之法,在四川圈了一千多萬畝分給下麵的兵將,讓他們收租自養。餘下的土地均分給老百姓,由流寇的偽朝收稅......具體的做法和唐朝的租庸調一樣。所以他們養二十萬兵花不了多少,租庸調所入的米糧、布匹、伕役也足可以維持偽朝開支並補貼軍用,還有餘力將絲綢運去緬甸的沙廉換取西洋人的槍炮。”

馬士英的話隻說了一半,還有一半就是大順朝在四川日久安定後,不斷實行“土斷”,打擊豪強土司,將過去隱沒的田產都查了出來!現在光是四川一省,在冊的田畝就不下五千三百萬畝!漢中、鄖陽、鞏昌等處的田畝加一塊兒也有六百多萬畝。雲南那邊則清出近三千萬畝!

現在大順朝廷的田畝賬冊上的耕地,已經有了九千萬畝!

其中的三千萬畝分給了二十餘萬將士,平均一下也有一百多畝,年入白米都有幾十石之多,足夠支撐兵役了。而餘下的土地分給了三百萬戶小農,每年還能上交“租調”合計一千多萬(石、匹),再加上鹽稅、商稅,大順的財政當然非常寬裕了。

如果把府兵的田產收入也算進大順朝廷的收入,人家一年至少有兩千多萬(石、匹、貫),而朱慈烺撥給川貴大軍的經費每年隻有三百萬兩,再加上一點自籌的經費,滿打滿算也就三百一二十萬,不到人家的六分之一,能打贏才怪了!

朱皇帝頓了頓,然後看著曾英道:“曾卿,現在川中的名士豪紳多在貴州避難吧?朕現在命你當川貴總督,李乾德當四川巡撫,沐天波當貴州巡撫,撤銷川西、川東兩軍鎮,再命楊展為四川提督,李占春為貴州提督......你們去和川貴兩省的名士豪紳商量一下,定出一個恢複四川後川貴兩省各縣的上繳稅額然後上報給朕。如果朕覺得可行,並且有利可圖,自會調集大兵入川的。

另外,由流寇偽朝所均之田,一律不得發還原主,四川士紳和川軍將士隻能從流寇所圈之地中取得土地,作為酬功和補償。這些土地,今後也需要和民田一樣加稅!勳田在免稅期內,也必須先繳後退!”,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