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樹沒了!”崇禎沒好氣的說,“原來煤山上有好多,現在一棵都沒了!”
“這個啊......”朱慈烺笑著,“煤山上的樹據說都讓福臨下令砍光了!”
“哼,這賊人竟然敢砍朕的老槐樹,真是死有餘辜!”
朱慈烺心想:福臨真死了嗎?不一定吧!不過也沒關係,他就算活著,也翻不了天了!
這時跟著朱慈烺的大太監潘書晨快步走到朱皇帝背後,遞上一個奏本,低聲說:“萬歲爺,這是代王殿下和重慶郡王殿下的聯名奏本,兩位殿下已經到了萬歲山(煤山)城堡下麵了,請求召見。”
“什麼?三哥兒和五哥兒來了?一起見見吧!”
一聽見朱慈炯和朱慈煥來了,崇禎上皇的興趣馬上來了。
朱慈烺沒有說話,而是翻開了奏章——在請見之前有奏章送上,當然不是來嘮家常的,而是有公務要說了。
奏章上報告的事情和蒙古人有關!朱慈炯和朱慈煥聯名上報了漠南蒙古五盟的東向——漠南蒙古一共六個盟,其中伊克昭盟下麵就是鄂爾多斯六旗,現在全都歸順了大明。哲裡木盟以科爾沁部為核心,一共十個旗,現在依舊站在多鐸一邊。餘下的四個盟則是科爾沁蒙古、土默特蒙古、察哈爾蒙古、喀爾喀蒙古三部都想拉攏爭取吞並的目標!
現在幾方麵圍繞這些蒙古中小部落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大清國是徹底沒了,但是蒙滿問題還非常紮手,想要完全擺平,那是不可能的!
“父皇,咱們就一塊兒去見見老三、老五吧!”朱慈烺將奏本遞給了潘書晨,然後假模假樣攙起崇禎,向萬歲山堡壘內大殿走去。
......
“父皇,皇兄,如今的蒙古大致上分東蒙古和西蒙古,西蒙古就是瓦剌聯盟,如今是準格爾部和和碩特部雙兄並列。東蒙古則有察哈爾部、土默特部、科爾沁部、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紮薩克圖汗部等六個大部以及一眾小部。
而在東蒙古六大部中,實力最強的是科爾沁部,科爾沁部有六個旗,再加上紮賚特旗、杜爾伯特旗、郭爾羅斯前旗、郭爾羅斯後旗,總共十個旗,又稱嫩江十旗,所占之地就是原來大寧都司的地盤......”
正在給朱慈烺介紹蒙古形勢的是朱慈炯,他因為長期和鄂爾多斯部打交道,所以是個蒙古通,對東蒙古的情況非常了解。
“皇兄,臣弟以為,平定東蒙古的關鍵,就在科爾沁,就在大寧都司的故地!”朱慈炯道,“想當年成廟爺爺撤走大寧都司和兀良哈三衛時就埋下了東蒙古局麵失控的禍根。如果大寧都司和兀良哈三衛不撤,不僅東蒙古難以為禍,就連建州女真也不可能崛起。咱們要安定北國,就必須重建大寧軍鎮!臣弟建議趁著北伐大軍尚未撤回時設立大寧節度使司,命大將重臣出鎮大寧!”
朱慈烺點點頭,然後瞄了朱慈煥一眼,朱慈煥心裡一陣激動,就聽見朱大皇帝說:“黃得功足以鎮守大寧!現在土默特部已經臣服恭順,不日就將移鎮哈爾和林,榆林、延安不再是遍地,應該劃歸陝西省。黃得功可以改任大寧!”
朱慈烺為明朝設計的“天朝體係”是一圈一圈的“封建統治”,最裡層是“直省”,也就是直屬行省,是天朝帝國的核心。
直省之外是內藩,又稱內屬,就是各種節度使、大都護、宣慰使,這些內屬管轄的要麼是“邊地”,要麼是“蠻荒之地”,前者需要授予邊臣重權(邊臣理論上是流官,但實際上存在世襲和久任的可能),後者難以實行流官治理。
內屬之外則是外藩。朝鮮、安南、暹羅、老撾、真臘等五藩國都是外藩。而土默特、察哈爾兩部,在朱皇帝的計劃中也會成為外藩。
另外,還有個準格爾部,等到時機成熟,朱慈烺也會將其和北庭鎮分離,變成外藩。
“老三,”朱慈烺說完了大寧的事情,忽然又向朱慈炯提出了問題,“你覺得和碩特部應該怎麼解決?”,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