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反薩爾滸計劃(求訂閱)(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088 字 9個月前

“李元胤倒是難得的虎將,”朱慈烺點點頭,“那麼其餘四路呢?”

朱純臣道:“山海關方麵由吳國勇指揮,登陸遼河河口的這一路由秦明濤指揮,大淩河一路由王七指揮,小淩河一路由黃得功指揮。”

“好,”朱慈烺道,“也算是精兵強將了......那麼朕就在天津城等著聽捷報了!”

......

“屬下漢中軍北路營第四隊隊正司馬於恭請晉王千歲、魏王千歲金安。”

漢中,武都山大營內,剛剛抵達的李定國和劉芳亮正在召見一個不起眼的隊正,就是那個從留壩縣出來的部總級府兵司馬於。

這個司馬於雖然是令人羨慕的“大府兵”,但是在議政八王跟前,不過是個芝麻綠豆官。李定國和劉芳亮之所以一到武都山就召見他,是因為他知道從哪兒能穿越秦嶺,進入大明控製的關中平原。

司馬於定居的留壩縣就是秦嶺大山南坡上的一個小縣,那裡的山民知道許多可以穿越秦嶺往來漢中、關中之間的小路。在大順管製對外貿易的情況下,就有不少留壩縣的山民以身試法,乾起了販賣私鹽的勾當——現在明朝境內的食鹽價格遠低於順朝境內的食鹽價格,同時明朝境內的山貨價格又高。所以留壩山區的百姓就想用山貨換取明朝的食鹽,再用食鹽向漢中盆地的農戶換糧食......這種走私行為雖然能夠改善留壩的民生,但是卻造成大順朝在漢中的鹽稅大量流失,所以留壩的府兵就在秦嶺山區中同私鹽販子進行了長期而且艱巨的鬥爭。

鬥爭到現在,雖然依舊沒有杜絕私鹽,但是卻摸熟了秦嶺當中的道路,而且也練就了一身山地作戰的本事。

李定國問司馬於道:“司馬於,本王問你,這秦嶺山中有幾條可以往來漢中、關中的小路?”

“至少有十條。”司馬於回答道,“不過這些小路非常崎嶇,有些還要翻山越嶺,不適合大軍通過。”

“你都走過?”李定國又問。

“屬下走過其中的五六條。”

“最遠到過那裡?”

“最遠到過陳倉山附近。”

“陳倉山?”李定國眼前一亮,“已經過了秦嶺?”

“的確過了秦嶺。”

“沒有遭遇明軍?”李定國追問。

司馬於笑道:“守備秦嶺各口的是明朝陝西提督的督標人馬,不怎麼能打,不敢和咱們在秦嶺山中和咱們交戰,隻是分兵守備陳倉、金牙關、和尚原、五丈原、大散關等緊要,再以騎兵馬隊往來巡哨。”

李定國沉吟著對劉芳亮道:“魏王,看來咱們要改一改方略了,不能死盯著祁山,也要學一學諸葛亮......以奇兵出褒斜道,直取五丈原!”,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