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風呼嘯,天空當中烏雲低沉,給人一種冰冷壓抑的感覺,氣溫也驟然降低,今年關外的初雪,似乎馬上就要來臨了。
四五百的白衣清軍,就在一片金黃色的麥田當中,呼哧呼哧的奔跑。他們也不知道跑了多久,反正一個個都狼狽不堪,已經不能用丟盔卸甲來形容了,而是把能丟棄的東西全部都丟棄了,彆說盔甲,連沉一點的兵器,還有填飽肚皮的乾糧,還有裝水的葫蘆或羊皮口袋,全都不要了,有的人恨不能把衣服都扒光了,光溜溜的逃命了。
梅勒章京圖海也是丟盔卸甲隻顧逃命的滿洲勇士們當中的一員!
不得不說,他詐敗誘敵的水準真的有點高過頭了!一萬餘人跟著他去誘敵,現在隻有幾百人還跟著他,剩下的不是被明軍打死,就是被抓了俘虜,等著去美洲灣吃“麵條牛肉”了......也許還有一部分躲到什麼幾角旮旯去了,不過對大清國而言,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而圖畫之所以敗得那麼“真”,居然是拜四門12斤鑄鐵短炮和兩三千枚手榴彈所賜!
四門12斤炮看著不多,但是配合上明軍的木托開花彈和跳彈戰術卻非常可怕——炮彈會被打進孔家堡內,然後在堅硬的地麵上彈起,無規律的向四麵八方飛行,將它們碰到的一切炸得粉碎,也有可能在堡內的清軍頭上炸開,造成可怕的死傷。
當然了,區區四門大炮造成的死傷再可怕,造成是死傷人數總和也不會太大。可是這些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在人們的頭頂上炸開的開花彈,對圖海所部士氣的打擊卻實在太大了,打了一二十輪後,孔家堡內就亂了套了,有些人想冒險出戰,拚個你死我活,有些人則想翻牆而出,逃之夭夭。
而圖海知道,出戰和逃跑都不是好辦法......唯一的辦法就是死挺著挨炮炸!所以努力彈壓,總算穩住了局麵。
明軍的炮少,炸不死幾個人的!
可惜,他算到了明軍炮少,卻沒料到明軍的手榴彈多!
在火炮和散兵的火槍共同掩護下,明軍的擲彈兵(長槍兵)摸黑到了孔家堡的土牆下麵,然後就是一陣陣的手榴彈雨砸得上麵的守軍猝不及防,在一片爆炸之後,就是死的死,跑得跑。
而明軍燧發槍兵的總攻也踩著點上來,端著上了刺刀的燧發槍的士兵抬著雲梯,潮水般的就往土牆衝鋒,第一波就達成了突破,衝上了土牆,衝進了孔家堡。
這個時候圖海還想組織巷戰,他琢磨著打陣戰要拚火力,在孔家堡的小巷子裡麵廝殺,自己的“滿洲勇士”總歸不懼了吧?
為此他還專門抽調了三四百個滿洲兵,由鄂善領著去和明軍搏殺。可誰知道這些披著兩層重甲的真滿洲遇上了隻有胸甲、頭盔的明軍少年兵,居然完全不是對手!
倒不是這些少年兵肉搏的能力有多強——就一把上了刺刀的步槍,能有多強的肉搏能力?還能比得上滿洲勇士手裡的關東大掃子(一種不是太長的長柄砍刀)?但是這些少年兵都是在一起生活訓練了六年的“兄弟兵”,非常善於小隊配合。
他們的一個班就是一個整體,哪怕進行街巷混戰的時候,也能做到互相支援,互相配合,有人衝在前麵擋住敵人,有人在後麵放冷槍狙殺,還有人投手榴彈壓製大股敵人(青年近衛師的燧發槍兵也會發幾顆木柄手榴彈)。
而鄂善的三四百滿洲兵都是從各個牛錄中抽調的,是這些牛錄中的骨乾力量,負責震懾實際上是漢人的新滿洲,押著他們去衝鋒陷陣。雖然這些滿洲兵本身的武藝都很出眾,但是他們互相之間鮮有配合,隻是憑著勇力各種為戰。遇上數量眾多,而又善於配合的明軍九邊少年軍,當然是送死了,轉眼的功夫就損失殆儘。
在滿洲戰士發起的反擊被輕易粉碎後,圖海也無計可施了,隻好下令突圍——仗打成這樣,圖海知道自己的部隊已經不可能秩序良好的撤退了,所以趁著天還沒亮跑路是最有利的......
而圖海這一跑,才發現他遇上的這夥明軍簡直強得不像話了,不僅野戰強、攻城強,連急行軍也強得不像話。
圖海從孔家堡突出來時身邊還有三四千人,可是被明軍一路緊追不放的趕了幾十裡後,身邊還跟著的隻剩下了三四百。而且全都丟棄了一切重物,就差光屁股逃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