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吳三桂上當啦!(求訂閱)(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100 字 9個月前

.,

從晉王李定國手中的單筒望遠鏡中看出去,地勢起伏平緩的梁峁溝壑儘在眼底。明軍的堡壘沿著建安水兩岸,一個接著一個被修建起來了。這些堡壘並不是棱堡,隻是用沙袋和木料修築而成的碉堡,都是借助起伏不定的地形修築的,所以外形並不規則。但是看上去都還算堅固,應該不大容易攻占。

位於這兩條“堡壘線”最南端,兩個剛修了一半的堡壘周圍,雙方的小股部隊正在交戰。明軍那邊是大約一個營的步兵,擺出了火槍在前,長槍在後的射擊陣型。而大順軍派出了五個百人隊相抗,每個百人隊都是刀牌、火槍、長槍的組合。雙方還各自拉出了幾門大炮,都架在山坡上,有一炮沒一炮的互相轟擊——不是轟擊對方的步兵,因為雙方的步兵都擺在不易被敵方火炮擊中的位置上。所以大順軍的火炮在打明軍的堡壘,而明軍的火炮則在射擊大順軍的炮兵陣地。而李定國所在的位置,距離自家的炮陣不遠,也在明軍架在高處的12磅炮(不是12斤炮,而是老舊的12磅青銅炮)的火力覆蓋範圍內。

周圍簇擁的幕僚們還有李定國麾下的大將泰安侯大定營總兵官竇名望,廣昌侯天威營總兵官高文貴,還有文水侯永昌節度使陳永福,都一個個麵帶喜色,似乎一場勝利就在眼前了。可是前方的交戰又分明是明軍占了上風!

明軍的步兵營的編製和戰術雖然不是為山地戰設計的,但是他們的洪興六年式火繩槍(現在隻有一部分明軍有了燧發槍)還是比大順軍使用的火槍要厲害,有效射程更遠,性能也更穩定。所以在較遠距離的對射中,明軍總是占上風的。

什麼?讓大順軍頂著明軍的火力衝到二十步內打齊射?

那要求也太高了......大順軍可不能和英吉利龍蝦兵相比,他們隻是封建軍隊的較強狀態而已。

戰鬥已經分出勝負了,傷亡較大的大順軍拖著傷兵朝自己一邊的一個堡壘撤退。後麵還有明軍火槍兵、長槍兵在追趕。一個傷兵被人丟棄了,發出了絕望的慘叫,李定國臉上卻沒一絲表情。

他轉過頭來:“大家怎麼看?”

文水侯永昌節度使陳永福在仇池山一帶駐紮時間最長,經常和明軍交手,也最了解明軍的虛實,當下答道:“是明軍的新軍......吳三桂麾下的藩軍應該沒有那麼強。”

吳三桂的藩軍騎兵不弱,黑騎兵和槍騎兵俱全,雖然沒有大洋馬,但是西域也出產好馬,所以他的騎兵質量很不錯。但是吳三桂的步軍不行,不是大順步兵的對手,也遠比不上明軍新軍步兵。

竇名望道:“晉王殿下,這些日子咱們和他們打了十二陣,遇到的都是新軍......看來他已經把陝西的新軍都集中到祁山前線了。”

高文貴也笑吟吟道:“晉王殿下神機妙算,那吳三桂又上當了!”

吳三桂又上當了......真是可憐啊!

李定國笑道:“既然他上當了,咱們也該出發了。文水侯,仇池山大營就交給你了!”

陳永福一拱手道:“晉王放心,有末將在,吳三桂是不會察覺殿下已經率精兵遠走的。”

原來李定國的“一出祁山”不過是虛晃一槍。他並沒有真的打算在祁山和吳三桂死磕,而是定了個明出祁山,暗越秦嶺之計。

他在西和陣前屯田的行動,其實也是為了迷惑吳三桂——西和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能屯多少梯田?能收多少小米?忙活一年收到十萬石就頂天了......李定國的十萬大軍,一個月就得消耗五萬石糧食,十萬石小米最多支撐兩個月——大順天朝會缺兩個月的小米嗎?大順天朝缺得是那十個月的糧食!

現在李定國在仇池山前線消耗的是多年積攢的存糧,不是臨時從漢中、成都運來的糧食。什麼時候存糧耗儘了,以蜀道之艱難和大順有限的國力,根本供不起十萬大軍在仇池山——祁山之間消耗。

一年真要耗個幾百萬石,大順就窮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