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達,那些人是在唱《迎闖王》嗎?額聽著怎麼有點不對呢?”
“可兒,你說他們哪裡不對了?”
“聽著有點喪氣,迎闖王是大喜事啊!現在怎麼跟發喪似的?”
“好像是有點......”
“哼,這些人一定都是刁民!”
“可兒,你怎麼又來了......”
和尚原堡壘之外,一對騎在馬背上的父子正一邊聽人唱《迎闖王》,一邊在對話。這對父子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啊,父親名叫羅虎,是大順朝的潼關侯,製將軍,漢中節度使——當年跟隨大順太祖皇帝李自成東征西討的孩兒營首領,現在已經成長為了大順朝廷的高官顯貴了......
和羅虎對話的,則是他的長子,潼關侯世子羅可。現在的羅可和當年追隨李自成的羅虎乍看上去幾乎一模一樣,都是個虎頭虎腦的少年郎。但是要仔細品一品,就能察覺出不對的地方了。
這個羅可和他父親羅虎隻是長得像,但完全不是一類人。
羅虎就是個農民的兒子,再怎麼富貴也脫不去農家子的本色。接地氣,平易近人,和家裡的佃戶,部下的小卒都能打成一片。在自家莊園裡居住的時候,還會和佃戶們一起下地乾農活。喝多幾杯後就會和一群四川農民說自己小時候怎麼窮,怎麼沒飯吃的往事兒。如果看見窮人受苦,羅虎還會同情的掉眼淚。看見彆人沒飯吃,還會把自己的飯食分給人家吃。
但是羅可,一看就是個貴子,高高在上,眼睛裡麵根本就沒有平民......和平民說話的口吻都是命令式的,也不會多說一句廢話。如果平民做了什麼讓他不滿的事情,他就會罵人家是刁民。而羅虎絕對不會說誰是刁民,哪怕人家真的是刁民,他也不會罵出這倆字兒。
因為在羅虎的潛意識中,他自己也是個刁民......至少曾經是一個刁民!
總之,這個羅可分明就是羅虎打小就特彆討厭的那種富貴少爺......但是羅虎現在又特彆喜歡他,因為羅可是他兒子!
親生的,一模一樣,不可能是假的,怎麼可能不喜歡?
當然了,羅可絕不是一個紈絝子弟。實際上他比當年的羅虎優秀的多,文采出眾,武藝高強,熟讀兵法,是雲南講武堂的高材生。還被撫軍太子李來亨看中,成了大順的郡馬爺。
羅虎正不知道該怎麼教兒子的時候,他忽然看見跪著的王大戶和王大戶的幾個兒子了。
“他們是怎麼回事兒?”羅虎問比他先到的王璽。
王璽是李定國的人,官封威武將軍,職任總兵官——大順這邊的總兵官不是特彆大的官職,也就指揮個三四千人的部隊(這一級編製大順這邊稱營),比明朝那邊的團長大一點,上級就是節度使,下級則是旅帥(相當於大明那邊的營長),旅下就是隊(也稱部)了。
“侯爺,”王璽道,“這些人都是往漢中販鹽的私鹽販子。”
羅虎回頭問兒子,“可兒,你說該怎麼罰他們?”
“應該殺頭!”羅可道,“這等刁民留著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