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國王腓力最聰明的兒子唐.璜.何塞猜得沒錯,打著西征流寇的旗號西幸武漢的朱慈烺,正準備將他的寶貝少年軍派往大洋彼岸。
當然不是全都派過去了,因為現在正有好幾場戰爭擺在朱皇帝麵前!
首先當然是圍攻大順的持久之戰了。
朱慈烺發動了35萬軍隊,從陝西、湖廣、貴州等多個方向,分兵六路(攻緬甸那一路還沒開動),開始在荊州府的巴東前沿;襄陽府的均州前沿;西川鎮的遵義前沿;貴州軍的赤水、畢節、普安一帶前沿地區;關中寶雞、郿縣前沿;鞏昌府的祁山前沿等處,構築堡壘,步步逼近。
其次則是北方草原上的戰爭。
在多尼的反叛被迅速碾平後,喀爾喀蒙古三部和科爾沁部的抵抗也迅速瓦解了——他們本來就是在滿洲的暗中支持下抵抗大明和土默特、察哈爾聯軍的。現在滿洲自己都被明朝徹底收複了,喀爾喀和科爾沁還怎麼打下去?
不過喀爾喀三部和科爾沁部的崩潰並不等於北方草原從此太平無事。蒙古部落和滿洲最大的不同,就是後者有一個凝聚的核心!所以力量往一塊兒使,同時也會因為這個核心被摧毀而被完全征服。而前者是由不知多少個大小部落組成的鬆散聯合體,四部王旗的崩潰並不意味著所有的部落都臣服大明。而是意味著土默特、察哈爾和準格爾三部可以開始爭奪四部遺產了。
而強大的準格爾部又在這場遺產爭奪戰中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
跟著準格爾有肉吃啊!
所以從洪興十二年開始,蒙古草原上就掀起了一陣西進的旋風,數十萬蒙古人先後離開了他們世居的草原,向西遷移到了阿爾泰山的東西兩側,加入了準格爾部。
準格爾部所控製的蒙古人口,也從原來的六七十萬,一下子增長到了百萬上下!
準部的強盛,當然意味著戰爭了!
問題就是和誰打了?
而第三場需要朱皇帝傷腦筋的戰爭,就是和日本國豐臣家的戰爭。
日本國的這場內戰已經持續了好幾年,而受到大明支持的德川幕府非但沒有取勝,而且還陷入了苦戰。
當然了,現在主持幕府大政的德川光國和保科正之要曆史上幕末時代的德川慶喜、鬆平容保強太多了。
在他們的領導下,幕府軍還能屢北屢戰,而且還將戰線維持在了廣島藩和福山藩的地盤上。
第四場戰爭則是和北大年蘇丹國的戰爭......北大年蘇丹國臣本來從暹羅,因為暹羅國向大明借兵攻打蘭納(從大順控製的緬甸獨立出來)的原因,就和宋卡、惹拉、沙敦、博達倫、董裡、甲米和洛坤等地一起割讓給了大明——本來朱皇帝沒想要那麼多,但是朱慈照親到黃金城去說服了納雷王,又多要了一些土地。當然了,整個過程是相當友好和諧的,絕沒有什麼威逼利誘......
現在明軍進駐了宋卡和洛坤,惹拉、沙敦、博達倫、董裡等地的披耶都向日南郡王表示了臣服,隻有北大年蘇丹國不服。這個國家隻是暹羅的藩屬,而且在暹羅遭到大順入侵後就基本獨立了,現在怎麼肯服從朱慈照?
所以朱皇帝手頭的那點少年精兵可忙得很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