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大明朝最新章節!
朱慈烺想要從準格爾王國索要的土地位於天山山脈北部,就是後世稱為伊塞克湖的高原湖泊及其周圍地區。伊塞克湖唐朝時稱大清池,後來又改稱熱海、圖斯池、特穆爾圖淖爾。
這處湖泊的麵積很大,有兩萬多裡見方(6000多平方公裡),周圍大山環繞,地形和費爾乾那盆地相似,隻是海拔更高,圍繞的群山也更高。因為湖泊占據了盆地中大半的麵積,而且湖泊的西部又都是岩石重疊的荒漠,所以可供開墾的土地就不大多了,隻有大約6000裡見方。
其實也不算小了,如果全部開墾出來,差不多能有200多萬畝。而且這些可開墾的土地非常肥沃,有一部分還是黑土地。在這些可開墾的肥沃土地以東,還有大片的山坡草場,麵積比可耕種開墾的平地還要大一些。
另外,在這處湖泊盆地的正東和西南兩麵,還有不少山坡草場和可以開墾的穀地。
林林總總加在一塊兒,就是一片在西域中亞來說相當不錯的地盤。
而且這塊地盤還在群山環抱之下,其中北麵和南麵大山海拔很高,難以通行,隻有正東、西南、西北三處有一些可以出入的山口。其中正東的山口通往伊犁河穀,西北的山口通往楚河,西南的山口則可以通往幾處群山當中,極為封閉的穀地,也許還有一些小路可以通往費爾乾那盆地或安西軍的地盤。
總之,這就是一處肥沃而且封閉的地盤,非常險要!而且由於湖泊的溫度調節作用,湖泊周圍的氣溫也比較舒適,冬天也不比華北平原冷多少,非常適合中原的漢人移居。
而更加難得的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是數量很少的柯爾克孜人,是從葉尼塞河一帶遷移過來的,還沒有接受天方教(曆史上他們在準格爾汗國滅亡後才逐漸皈依天方教),目前信仰的是原始宗教。
大元帥府派駐在皇極殿西暖閣的兩個參軍這時已經拿了準格爾王國的地圖過來,攤開在了朱皇帝跟前的長桌子上,還在上麵用蘸了紅墨水的毛病圈出了“大清池之地”的大致所在。
準格爾王國的使臣巴哈班第和準格爾進奏院使噶爾旦木巴(阿努可敦的父親)還有正在應天府太學念書的噶爾丹都被請來了,行過大禮後,全被朱慈烺叫上來看地圖。
“你們三個過來看看,這塊地盤現在是誰的領地?”
聽朱慈烺怎麼一問,三個人都連忙上前去看,一看之後,全都搖頭。
噶爾丹說:“陛下,您圈起來的這片土地距離臣的萬戶封地比較近,但並不是臣的領地。”
巴哈班第比噶爾丹在楚河城住的時間更久,看著地圖上的大湖道:“這處大湖名叫特穆爾圖淖爾,意思是有鐵的海子,因為湖泊周圍的沙地出鐵,但是並沒有這麼開采。居住在那裡的是一些柯爾克孜人,每年會向楚河府交個百十隻山羊。”
朱皇帝點點頭,笑道:“朕和兩府重臣們商議好了,準備出兵援救準格爾王國,但是大明天朝的兵不能白出啊石堡王城距離應天府9000裡遠呢!出趟兵開銷極大,如果毫無收獲,也說不過去,僧格王也會感到羞愧的。所以朕和兩府重臣們商量下來,就要塊地當出兵的報酬了。就要這片‘有鐵的海子’再加上周遭的盆地山地,地圖上已經圈出來了!你們三個覺得怎麼樣啊?”
巴哈班第、噶爾丹、噶爾旦木巴都是一愣,他們誰也沒想到朱皇帝會來這一手——出兵之前先談報酬,這是宗主國該乾的事兒嗎?談好了報酬是不是還得簽合同?
這做買賣呢?還是打仗呢?
“不過就是一片不大能放牧,也不大容易開墾的山地,咱們蒙古人根本用不著哪裡,天朝需要,自當雙手奉上。”
噶爾丹第一個反應過來,當然是一口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