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8章 阿登森林(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173 字 11個月前

一支軍隊正穿行在阿登高原的山林之間!

這是一支相當龐大和新式的軍隊,穿著白色製服的步兵、穿著胸甲戴著頭盔的騎兵、拖著6磅野戰炮的炮兵,還有驅趕著輜重車輛的輜重兵,共同組成的行軍縱隊連綿不絕。浩浩蕩蕩,首尾都望不到邊,人馬數以萬計。前軍已經靠近了位於阿登高原中部的小城拉羅什,後軍則剛剛離開法國東部的邊境小城色當。

本來應該在薩伏伊的都靈王宮參加查理二世和曼奇尼女爵婚禮的孔代親王就身在這支隊伍之中。騎著一匹阿拉伯馬,身穿著法蘭西新軍的白色呢子製服,頭戴一頂三角帽,沒有穿戴任何可以護身的盔甲。

沒有穿盔甲的可不止孔代親王一人,跟在他身後的副官和幕僚,以及所有步行前進的官兵,統統都沒有裝備護身的盔甲,取而代之的則是統一製式的白色呢子軍服。

這支由孔代親王一手調教出來的法蘭西新軍的披甲率是很低的,僅有負責衝鋒陷陣的重騎兵配備了胸甲和頭盔,其他所有的人,包括輕騎兵和龍騎兵在內,全部都是無甲的。

而在大幅降低披甲率的同時,火器的裝備率則大幅提高,燧發槍和長槍兵的比例提升到了5比1,也就是5個燧發槍兵才配1名長槍兵。而且這名長槍兵也不再屬於獨立的長槍兵連隊,而是和燧發槍兵混編,一起參加“排隊槍斃”。

之所以這樣安排,是因為孔代親王在激烈的明清戰爭中發現,當戰場上的硝煙過於濃烈時,騎兵可以依靠硝煙的掩護在戰場上進行機動,從而達成突然襲擊的效果。

在這種情況下,燧發槍兵根本來不及尋求長槍兵的保護——如果他們沒有被混編的話!所以他們就隻能給燧發槍插上刺刀,然後組成方陣,拚死抵抗了!

當然了,燧發槍兵的拚死抵抗常常可以奏效,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長槍兵乾什麼呢?

看著拿錢比他們少的燧發槍兵去和敵人的騎兵血戰嗎?

所以孔代親王一度想要取消長槍兵,隻是因為杜倫尼的反對,才在法蘭西新軍中保留的長槍兵。

孔代親王為法蘭西新軍帶來的另一個巨大的變革,則是用燧發槍替代火繩槍——這是非常昂貴的變革!但是絕對物有所值,因為在明清戰爭當中,燧發槍部隊從來都能吊打火繩槍部隊。

而大幅降低披甲率,就是為了把有限的軍費都節省下來,用在了換裝燧發槍和套筒刺刀之上......

在完成了裝備上的進化後,法蘭陸軍步兵的戰術也進行了全麵的升級。密集的四列橫隊成了最基本的交戰隊形,而燧發槍射擊和刺刀突擊則成為了步兵最常用的交戰手段。

不過裝備和戰術上的進化,並不是孔代親王在明清戰爭中獲得的最大收獲......他的最大收獲在於他的戰役組織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參加明清戰爭之前,孔代親王從來都沒有指揮過一場滅國之戰,也沒有指揮過參戰人數超過5萬的戰役,更沒有指揮過戰場範圍非常遼闊的長途運動戰。

那時的孔代親王隻知道如何利用地形排兵布陣,用2萬人去打敗3萬人。並不知道如何指揮所有的法**隊去贏得一場有許多個歐洲軍事強國參加的戰爭!

而現在,孔代親王已經知道該怎麼做了!

他已經知道西屬尼德蘭的城市和棱堡在新式開花彈以及平行攻城壕的麵前,根本不堪一擊!

所以奪取城市和要塞不是法國贏得戰爭的關鍵——法國贏得戰爭的關鍵,是儘快迫使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屈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