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成在天竺可是收獲頗豐啊!
扣除給荷蘭印度貿易公司的分成和給參加遠征的將士們的犒賞,以及其他一些成本,他的天竺遠征還有將近800萬兩白銀的純利(並不都是銀子,也有許多金子)!
李繼成本打算從印度撈點銀子給大順軍換裝燧發槍的,可是一支燧發槍在廣東的報價才八兩三錢,800萬兩足夠買到100萬支燧發槍!
不過大明的軍火貿易也沒鬆懈到這種地步,一年也就出口三四萬支燧發槍、火繩槍而已,百萬支那些想都不要想的,而且也不可能有那麼大的產量——現在畢竟不是工業化時代。以大明的軍工規模,各種槍支的年產量,也不過是15萬——18萬支,其中可供出口的,不過三四萬支。
而荷蘭人可以為大順搞到的明製燧發槍撐死也就幾千支,想要更多的燧發槍,就得從歐洲進口了。
可是因為法蘭西的崛起,這段時間歐洲各國都要買進燧發槍,根本沒有多餘的產品可以賣給大順。
所以從印度搶來的金銀根本花不出去......而且也不能都花出去!
因為李繼成他爹李來亨已經派人來要錢、要馬、要胡姬了!
不是李來亨**了,而是李過快不行了。
大順是八王共治的局麵,而且有非常大的外部壓力,使得八王一皇這九股力量不敢內訌。
一內訌,大家都得讓朱慈烺抓去砍腦殼,說不定還要淩遲!
可是不內訌也不等於大家不眼紅啊!
原本大家一起“窮”,哪怕位列八王,也就是幾萬畝田莊,肉夾饃、水盆羊肉、帶把肘子管夠,再要大富大貴就沒了。
而且李過這個皇爺和李來亨這個太子爺也富裕不到哪兒去,沒有什麼金山銀山,也沒有什麼胡姬名馬,篡了他們的大位也沒太大意思,大家就湊合著過吧!
可是李繼成在印度這麼一鬨,可就不對了!印度多富啊!李繼成不僅在奧裡薩搶了一把,還得到了兩個蘇丹國的上供,那可真是發達的不行啊!
金銀得了800萬(折合白銀)不說,還有各種雜七雜八的財物多的不計其數......更讓人眼紅的還有印度的折耳馬和能歌善舞的胡姬!
李繼成和跟著他去印度的那些人,個個都發了,如果有點官職的,更是左擁右抱,帶著美姬奴仆,騎著折耳駿馬,還一堆堆的往四川雲南的家裡麵捎好東西。
議政八王係統的那些人看見了能不眼紅嗎?
憑什麼太孫的人那麼發,他們都是窮光蛋?
皇爺李過又在這個時候病倒了,各種各樣不滿意的聲音也就出來了,李來亨也得顧全大局,也得安撫人心,沒有彆的辦法,就隻剩下撒錢收買了。
所以這些日子就不斷派人去印度招李繼成回昆明,還讓李繼成多帶金銀財寶和名馬胡姬一起回去......給各家王爺和他們的手下分一點,李來亨才能順利即位啊!
而李繼成自己也想回去,他得去當太子啊!
他阿爺李過眼看不行了,他阿達李來亨到時候就是大順的新皇爺了,而他李繼成就該當太子了——太孫升太子的事兒可不能說沒一點風險,所以他也不能太篤定了,得多帶點好東西回去收買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