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明的壞人......被捉到的,隻要夠不上十惡不赦的,基本就是搶手貨了!南洋的十二公國、呂宋國,西北的代國都搶著要啊!
所以刑部的大牢總是空空蕩蕩的,獄卒比犯人可多得多了。
朱慈烺哼了一聲:“那也不能讓李來亨太得意了......咱們也得給他攪和一番!”
“臣已經寫了一篇《迎大明》的歌謠。”
“是嗎?”朱慈烺問,“怎麼唱的?”
“是這麼唱的,”吳梅村還真的唱起來了,“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明王,明王來時不納糧,明王來時不服役,明王來時不貢布,明王來時開科舉,明王來時分田地......朝求升,暮求合,近來川人難求活,早早開門拜明王,管教大家都歡悅!”
“怎麼還有分田地啊?”朱慈烺皺了皺眉頭,“吳先生(吳梅村早年當過朱慈烺的講官),你可不能瞎編啊!而且......你這個《迎明王》怎麼有點像《迎闖王》啊?”
吳梅村笑道:“陛下,臣就是照著《迎闖王》改的,當然像了。”
朱慈烺有點無語,你還江左三家,那麼大的才子,你抄李自成的?
“至於分田地......”吳梅村笑吟吟道,“和陛下也沒太大的關係。”
“怎麼沒有關係?”朱慈烺問,“明王不就是朕嗎?”
“陛下,這明王也有可能是摩尼教的明王......”吳梅村笑道,“這《迎明王》可不一定是《迎大明》啊!”
“原來如此......”朱慈烺總覺得有點不妥,又望了一眼朱純傑。
朱純傑道:“陛下,這明王可以是陛下,也可以是摩尼教的明王......之所以用這個名號,也是方便四川的白蓮教徒傳播。流寇國內管得很嚴,哪怕是錦衣衛也沒辦法把《迎明王》傳出去,隻能依靠這群妖人。”
“那幫妖人真能鬨起來?”朱慈烺又問。
朱純傑搖搖頭道:“臣不知道......民變這種事情,有時候也是看天吃飯的,如果四川鬨一場災,也許亂子就起來了。如果一直風調雨順,那就是流寇走運了。”
朱慈烺哼了一聲:“朕就不信這些人能一直走運!”
一直走運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四川境內的災害早就在醞釀了。
這個災並不是天災,而是人禍!而且還不是一個人禍,而是幾個人禍加在一塊兒了。
其中最大的人禍是人多!雖然大順朝漸漸變成了李自成、李過等人最討厭的樣子,但是比起天啟、崇禎年間的大明,大順朝還是強出不少的。大順可以維持境內的安穩,還能限製府兵戶對農民的剝削......至少在李過的統治時期,限製是存在的。
另外,李過還通過嚴格抑製商業的辦法,讓農民和府兵可以維持一種低水平的“滿足”,使得大部分人可以安貧樂道。雖然經濟上非常匱乏,但是精神上還是比較快樂的,而且他們的匱乏也沒有到了可以抑製人口增長的地步。
所以在過去的20年中,四川的人口一直在以比較高的速度增長......,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