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如何成為忠烈——五路進軍?(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3985 字 9個月前

不過從軍好武的風氣,卻開始在大順帝國的境內彌漫!

特彆是在大順統治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都覺得加入王師是一個改變自身階層的機會!

吳三桂點點頭,笑道:“的確是作繭自縛......不知教化百姓,又不許百姓求富求官,隻知道恃強壓迫,到頭來必遭反噬!看來流寇著的大勢已去了!”

話正說到這裡,一騎打著燈籠的傳騎飛馳而來,找到了吳三桂的中軍,就在馬背上大呼:“捷報!捷報......川邊軍攻破略陽!”

吳三桂聞言大笑了起來:“好好好!略陽一下,祁山道和漢中就都在掌握當中了......流寇氣數已儘!”

......

“叔父,流寇的敗兵都往陽平關方向退去了!看來他們準備放棄漢中和祁山道的地盤,固守陽平關了。”

略陽城,追了大順軍一個下午的孔廷訓在天黑後才帶著他的騎兵得勝而還,回到了上午才被川邊軍占領的略陽城。

略陽可是陝南地方的樞紐,向南是陽平關!知道一點曆史地理的人就都知道那是什麼地方了。向西則是祁山道,祁山道如何被明軍控製,那麼明軍就能通過陰平小道或是鬆潘高地向四川盆地推進。向東則是漢中盆地的門戶沔縣,李定國的定軍山大營就在沔縣,那裡可以說是大順北伐關中的大本營!

“你說流寇會放棄漢中?”尚可喜有點難以置信,“由漢中入蜀有米倉道和荔枝道,而且漢中還位於鄖陽的後方,一旦放棄漢中,鄖陽也保不住,再加祁山道所在的鞏昌府南部,一下就得丟兩個半府啊!”

孔廷訓笑道:“我也覺得不大可能,但是眼下的情況就是如此啊!從略陽退出的流寇騎兵都向南走,往陽平關退去......而小侄派去沔縣方麵搜索的騎兵,一直向東南走了50裡才回,沒有發現任何流寇大軍通過的跡象。”

“難道真的放棄漢中了?”

“必定是放棄了!”孔廷訓說,“昨日得到軍報,吳大帥還分了兵從馬嶺關東下,還命令三個近衛軍的師走子午道、褒斜道、儻駱道入漢中......如果再從略陽分出一路東進,就是五路大軍齊頭並進,漢中怎麼守?”

“也許流寇伏兵在漢中盆地?”尚可喜有點遲疑。

“怎麼可能?”孔廷訓道,“流寇善於山地作戰,漢中盆地都是平地,有利於戰馬奔突。他們放著山地不伏兵,跑去平原伏兵,不是自尋死路嗎?”

“說的也是啊......”

“叔父,”孔廷訓道,“咱們不如選出一萬五千精銳,從略陽東下沔縣,如果能打下定軍山,那可是大功啊!到時候叔父可以封國公,小侄也能有個侯。”

尚可喜想了想,道:“由略陽到沔縣的100裡再仔細搜一搜,如果真的沒有伏兵,那咱們就東下!”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