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搶救大明朝最新章節!
王有文很快就幫著吳三桂把一百個義民頭目挑出來了,都是兩類人,要麼是二三十歲的川人,要麼是上了點年紀鳳縣、略陽縣當地的陝人。
前者都是民伕裡麵的出頭鳥,因為打小看著府兵家的孩子耀武揚威,都有了出人頭地的夢想,又因為投胎的技術不行,空有一身力氣沒地方使,現在有機會跟著王師混,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後者則大多是讀書人,就是和王有文一樣,流寇打來以前家裡有幾個錢,所以念過點書,也許還是秀才,20年來都夢想要考科舉而不得的人——大順朝對這幫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鎮壓還是不夠啊,居然讓他們活到現在,有些人還成了陝南農民當中比較有威信的人物!這幫人想大順的科舉想不來,現在大明朝又回來了,能不擁護嗎?大明朝的科舉他們都有資格考啊!
當然了,這兩夥人現在還有個共同的奮鬥目標——得到屬於自己的土地!
無論他們是什麼出身,在大順朝的統治下,都成了沒有土地的佃戶大順朝又是重農抑商的路數,在其統治下的民眾也難免受到影響,將土地看得很重。
而吳三桂和大順朝打了那麼多年,對大順這邊的老百姓的想法也有點數目,最近又收了王有文這個帶路黨,當然是什麼都知道了。
所以馬上就拿出了非常有針對性的口號——土地會有的!軍戶會有的!科舉會有的!
吳三桂拍著胸脯打包票:“我吳某人是皇後的哥哥,是太子的舅舅,是大明朝的國公,領有兩鎮節度,還是川陝總督!你們聽我的沒錯隻要能拿得動武器,還願意跟著打流寇,土地、軍戶、科舉,統統都有!”
吳三桂看著大堂上一群目瞪口呆的義民頭目,覺得還得加把勁兒,又嚷嚷道:“凡是從軍力戰者,土地一人分50畝,發給田契約,可以傳子傳孫!願意當軍戶的吳某也保你們有地方可以建功立業,天下間所有的藩鎮隨你們挑,想去哪兒都行!想考科舉的,統統都有加分,可以加20分應四川文官試!
如果作戰勇敢,建立功勳的,還會有重賞!”
多好的機會啊要土地給土地,要當軍戶可以挑藩鎮,要考科舉還給加分!立功的還能有重賞,這是真王師啊!
這消息通過百餘個義民頭目往下一傳,略陽城內頓時就沸騰起來了,歡呼之聲,直衝雲霄!
“大明萬歲,大明皇帝萬萬歲”
幾萬人歡呼的聲音在嘉陵江兩岸的大山中回蕩,一直傳到了登上了飛狐嶺想要眺望略陽城的陳永福耳朵裡。
“這是”陳永福愣了愣,然後看了看左右。
陳永福的兒子陳德告訴父親道:“大人,這是一幫川蠻子在喊什麼大明萬歲。”
陳永福的這個兒子不是真正的順二代,而是個順一代,他跟著父親投靠大順的時候已經二十出頭了,之前他還當過明朝的軍官,對明朝的腐朽墮落印象深刻。
現在聽見帶著川音的歡呼,就是一聲冷笑:“這幫川蠻子在大順朝的朗朗乾坤都混不出頭,還想去朱家那邊碰運氣,簡直是做夢!”
陳永福輕輕歎了口氣,低聲道:“這幾年百姓的確是苦了一些”
陳德道:“百姓再苦,也比在朱家手裡要好,至少人人都有口飯吃,哪裡像崇禎年間那樣到處都是餓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