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滿意地點點頭,和聰明人說話就是容易了,一點就透。而且這妞情商也高,還知道給好運兒留臉麵如果一直能這樣照顧他,這好運兒還真是有好運氣啊!
就在這時,又有幾艘小船靠上了朱皇帝的座船,來的是朱和壕和吳阿環兩夫婦,隨征的副軍師吳國勇,禮部尚書史可法,工部尚書鄭森,湖廣總督郝搖旗,湖廣提督鳳三,第一軍提督田意卿等人。
等幾個人行過了禮,就都看見太子妃丁玉英坐在一張案幾後,麵前還擺了文房四寶,好像準備記錄了。來人都吃了一驚,這是什麼狀況?當值的翰林學士病了,讓太子妃來頂班?
朱皇帝笑著說:“是朕讓太子妃負責記錄的,順便也讓她熟悉一下朝政,回去也可以和太子說說。”
太子和朱慈烺不能同坐一條船,萬一翻了船,父子倆都沒了,大明江山交給誰啊?
不過讓丁玉英負責記錄並和朱和幸解說朝政還是一個借口,就是為了開一個太子妃學習朝政的先例!
朱慈烺接著又道:“皇明自開國以來,多幼主而少長君,包括朕在內,總共有11為幼主或少主臨朝,而長君隻有6人,還包括太祖、成祖兩位取天下和平天下之主。由此可見,衝齡即位之事,將來還是極大可能會發生的!既然如此,那朕就要考慮誰來輔佐幼主的事情。自古幼主即位,不是靠太後執政,就是靠顧命大臣執政。而顧命之臣”
他的目光灼灼,在幾位大臣身上掃過,看得大臣們都是一哆嗦——你這個皇帝不要嚇唬人好不好?說什麼顧命大臣你還沒要死呢,顧什麼命?那分明是送命大臣啊!
“父皇所言極是!”朱和壕是皇子們當中最懂朱皇帝心意的,而且他也需要為自己培養攝政
朱和壕道:“自古顧命大臣者,多不能善始善終,為國為己都不是好事,還不如讓太後垂簾呢!”
顧命大臣沒當上的時候,那肯定是符合政治正確的——肯定比婦人乾政好啊!可當上以後,恐怕就難以顧及自己的身家性命了。
曆史上可以安安穩穩的把權力交給少主的顧命大臣,實在是太少了相比之下,政權從太後手裡轉交給少主的先例還是很多的。而且在唐朝以後,隻有西夏的攝政太後和君主之間發生過激烈鬥爭。
朱慈烺點點頭,看著史可法問:“史閣部,你是老臣,也是克難功臣,朕最相信你了。朕問你,你願意當顧命大臣嗎?”
“不願意!絕對不願意”史可法腦袋搖得跟個撥浪鼓似的——他怎麼敢說願意?他這年紀也不可能給朱和幸的兒子當顧命大臣啊,隻能給朱慈烺的兒子當顧命大臣。他要說願意,不是在咒朱慈烺早死嗎?
雖然朱慈烺現在就在說不吉利的話,但是這話就他可以隨便說,彆人說了就要腦袋搬家的危險!
“大師兄,你呢?你願意當顧命大臣嗎?”
鄭森連忙搖頭:“臣不願意,臣絕對不當顧命大臣”
他是大明首富的兒子啊!還想多活個幾十年呢!
朱慈烺又看了看其他幾人,“你們呢?誰願意當顧命大臣?”
“我等都不願意我等絕不當顧命大臣!”
都是克難功臣!沒一個是傻瓜啊!誰敢當這個送命大臣?
朱慈烺嗬嗬笑著:“既然你們都不當顧命大臣,那真有什麼不測,就隻能讓婦人執政了阿環,你也和玉英一起做記錄吧,以後合眾國那邊少不了你監國攝政的時候!”,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