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不小心發現了洋務的真諦!(求推薦)(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027 字 11個月前

當然了,布魯斯和富凱他們不可能知道曆史上的英國就靠著自己紮實的製造業,一步一步發展起來,最後搞出了工業革命,又靠著工業革命所提供的物質基礎,把歐洲大陸上最能打的拿破侖皇帝給活活耗死了但並不是所有會造東西的都能發展到這一步,荷蘭不就沒發展起來?

而且英國人不僅會造東西,搶東西的本事也是一流的。他們沒發展成製造業強國的時候,就開始搶劫西班牙運金船了,再後來又搶了印度的財富!

如果沒有這兩次成功大搶劫,光靠老老實實發展製造業,英國人能不能支撐到工業革命都難說。

宋獻策看著兩個洋鬼子大使的臉色陰晴不定,心裡已經有點數目了。

“造不如買、買不如搶”應該是真道理大軍師的本行是看相啊,最善察言觀色,還會看不破兩個洋鬼子的心思?

這個時候尼古拉斯富凱已經點頭了,“大法師,造不如買,買不如搶是對的!當然了,發展的路線不止一條,但是最合適你們大順的,恐怕就是造不如買,買不如搶了。”

布魯斯範迪門也同意了富凱的看法,他說:“如果四川還在,也許你們可以造一點好東西。但是現在不用和大明相比,就連印度的手工業基礎,也比你們控製的上下緬甸要強多了。”

如果大順在未來失去雲南,敗退緬甸。那麼手頭最多也就剩下三百萬漢人人口,最多再有數量相當的各種土著。這點人口如果擺在西歐,也許還能發展出製造業——西歐雖然小國林立,但是整個的麵積並不大,一堆小國之間的經濟聯係都很緊密,貿易往來密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工合作,把這一堆小國看成一個經濟體也是可以的。

而大順控製的緬甸、阿拉乾、吉大這一塊,麵積其實不小,六百萬人口擺在那裡是稀少的。而且緬甸兩邊又是兩個世界級的製造業中心——大明和印度!

緬甸的製造業再怎麼發展,也不是大明和印度的對手,不是對手,當然就得虧本了

布魯斯範迪門接著說:“看來還是大順皇帝陛下英明啊!搶劫才是最適合大順的發展路線!

大法師,我想你們可以向荷蘭賒購槍炮和船隻,再聘請法蘭西的軍官幫助訓練軍隊,然後入侵印度富裕的孟加拉地區如果能趁著你們的武力還處於巔峰,征服整個或部分孟加拉,以後就不用愁了。”

宋獻策笑了起來:“好!就這麼辦!回頭見了法蘭西的路大(念代)王和荷蘭的領議政,我就提出借將借兵器的要求咱們三家合夥去搶,搶到的東西,再三家平分!”

當宋獻策在法蘭西的土地上找到了洋務真諦的時候,朱慈烺派出的使臣,掛著外交部侍郎銜的羅直臣剛剛乘坐著東印度公司的商船,抵達印度西部的蘇拉特港——這裡也是印度帖木兒帝國統治下的最大的港口。

他是來給印度帖木兒帝國的皇帝奧朗則布送禮的,同時還為這位印度皇帝帶去了一份平等條約——印度帖木兒帝國是以天方教為國教的,當然不可能成為大明的藩臣,所以隻能和大明平等締約。

而羅直臣為奧朗則布帶去的,則是一份盟約。在路易十四滿世界找朋友對付大明帝國的時候,朱慈烺當然也要想辦法找幾個盟友,大家結了盟去對付法蘭西了。

而帖木兒王朝統治下的印度,則是朱慈烺最希望得到的朋友!

身在德裡的奧朗則布得到手下的報告後,立即派出了自己的兒子,前去蘇拉特迎接大明皇帝的特使。

與此同時,帖木兒帝國的孟加拉總督謝斯塔汗也正在往德裡而來,他給奧朗則布帶來了大順帝國的使臣和勒索信!,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