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僧格的兩大僧相三寶喇嘛和明珠喇嘛!而在黑龍江、安東軍中,也有這樣的人物。比較出色的就是代善的孫子金傑書和老姓董鄂的費揚古,這兩人都是順治二年出生(1645年)的,打小就接受了半新半舊的教育。大清沒了的時候他們倆都是十幾歲的年紀,全都流著眼淚發誓要為大清複興而讀書,就更加奮發了。
後來兩人就一塊兒去了海參崴,在多鐸開辦的海參崴官學堂(其實是一所陸軍學堂)中念書,後來還參加了多尼的軍隊和明軍打了一架,多尼失敗後兩人又跟隨尚可愛(尚可愛當時管著海參崴)歸順大明,還被尚可愛推薦去了天津太學。從天津太學畢業後,兩人就去了鼇拜和嶽樂手底下任職,都是一樣的職位,擔任都護府的工司主事,也就是負責工程營造的官兒——在過去的十多年中,黑龍江和安東兩都護府的工程營造項目很多,什麼築城、修路、造橋、建港口的一大堆,乾都乾不完,其中多數還都是土木工程。
金傑書和費揚古兩人在海參崴官學中就學過一點工程(工兵課程),後來又在天津太學打下了紮實的數學和格致學功底,再後來又邊學邊乾了那麼多年的工程營造,水平還能差得了嗎?就尼布楚城這種水準的棱堡,他們這些年至少修建了三四十座......而會修築棱堡,通常也知道怎麼攻破棱堡!
而且黑龍江、安東兩鎮的假想敵一直都是攻堅能力很強的明軍,所以金傑書和費揚古兩人這十來年間,一直在研究明軍攻城戰術,這兩人的水準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在他們倆的指揮下,2000名“偽羅刹軍”和2000名上岸的水軍官兵,攜帶著大量的柴捆和堡籃(裝滿土的柳條筐,用於構築抵禦要塞火力的胸牆),開到了尼布楚棱堡的東麵、北麵三裡開外,同時開始挖掘接近壕。隻用了一天一夜,就利用接近壕向前推進了將近兩裡,還完成了一道距離堡壘僅一裡開外的平行壕。
因為工程組織的非常良好,並且利用堡籃和沙袋組成了掩護胸牆,所以在第一天的施工中,鼇拜、嶽樂所部居然無一傷亡。
其後,鼇拜、嶽樂所部又以第一道平行壕為依托,繼續向尼布楚堡壘掘進。掘進和掩護交替進行,組織的非常巧妙。他們先是用寬達三步(可供火炮通過)的之字形的交通壕向前推進半裡,然後在距離城堡半裡的地方開挖第二道平行壕。在施工的過程中,還有大隊的“偽羅刹步兵”和騎兵隨時待命,而且還加設起了大炮對準了尼布楚堡壘不斷猛轟,以阻擾羅刹軍的反擊。
在尼布楚圍攻戰打響後的第四天,第二道平行壕已經完工,當天夜裡,鼇拜和嶽樂的臼炮部隊開始進入第二道平行壕。24斤重的開花彈,開始不斷被拋射進小小的尼布楚城內!
實際上,在鼇拜、嶽樂所部完成第一道平行壕的挖掘工作時,烏拉索夫已經知道不對了。自己一定是遇上了工程師韃子了......就挖壕掘進的施工水準,他們的頭頭美洲還在法蘭西留過學呢!
知道尼布楚堡壘守不住的烏拉索夫第一時間就向斯特羅加諾夫提出了突圍的建議!
可突圍的事兒談何容易?尼布楚城建在了石勒喀河和它的一條支流的交彙處,西南兩麵都是河道,羅刹軍沒有水軍,想要從河道上突圍是不可能的。而尼布楚城的北麵、東麵,又被敵人的平行壕和胸牆堵上了。
所以斯特羅加諾夫一時也下不了決心突圍,不過在他遲疑了三四天後,敵人的第二道平行壕就完工了,隨後就有12門24斤臼炮被搬進了平行壕,開始沒日沒夜的往尼布楚城內發射24斤開花彈了。
到了這個時候,斯特羅加諾夫、烏拉索夫,還有尼布楚城內的所有羅刹人,都知道他們不能呆著等死了。
所以在尼布楚圍城戰開始後的第六天,守城的羅刹軍就不得不開始冒死突圍了!
可是他們又怎麼可能突破由胸牆、平行壕、交通壕所構成的“偽羅刹軍”的防禦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