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7章 羅馬在乾什麼?(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500 字 9個月前

,最快更新搶救大明朝最新章節!

“這應該是一個有一億人甚至一億幾千萬人參與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吧?”

看完了《大明通史》對發生在大明境內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情況的描述和一大堆的數據,朱耀飛也忍不住發出了讚歎。

在另一個版本的曆史上,發生在歐洲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所波及到區域,僅僅是西歐,也許還有東歐和新大陸的部分區域。有幸參與其中的人類,往多了計算,也不可能超過五千萬。

而發生在大明東南的工業革命,起碼有一億人參與其中!因此這場工業革命所提供的力量,一定也被放大了幾倍!

當大明帝國的統治者們第一次擁有了這種看起來可以無所不能的力量的時候,內心的膨脹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大明帝國走的是資本主義道路嘛,怎麼可能沒有經濟危機?

雖然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出來的生產力在21世紀的人們看起來是那樣的微不足道——世界上頭號工業強國的鋼鐵總產量,也就相當於21世紀的一家奄奄一息的小型鋼廠的產能......

但是對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人類而言,工業化的生產力實在太驚人了!以至於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要麵對東西太多了該怎麼辦的難題?

所以經濟過剩的痛苦是大明東南的人們必然要經曆的!

當然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的過剩危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剩,而是需求不足條件下的過剩。而造成需求不足的原因,當然是勞動人民的低收入了......

勞動人民那麼多,工人運動又沒興起,還能指望大明的黑心資本家給下麵的勞工開高薪?那是不符合科學主義的......

而大明的統治者們麵對經濟過剩和水深火熱的東南勞動人民,會乾些什麼,用腳後跟都想出來了!

朱耀發歎了口氣,繼續往下瀏覽。

下一個章節並不是說經濟過剩和向外部轉嫁危機的,而是介紹起了18世紀世界局勢的演變。

18世紀的世界局勢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兩極對峙,間有緩衝!

兩極分彆是大明帝國和羅馬帝國,而緩衝則是要死不活的奧斯曼帝國和亂成一團的印度。

18世紀的大明帝國忙著搞工業革命,忙著做混同夷夏的大夢。而萬裡之外的歐洲,也發生了工業革命,也有人在做夢......不過歐洲的工業革命並不是從羅馬帝國開始的,而是從英格蘭共和國和尼德蘭共和國開始的——這兩個國家在原本的曆史上就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

在這個被朱慈烺改變了的曆史中,它們的優勢依然存在,甚至比原來更大!

在這個時空中,英國的王政並沒有複辟,而是變成了一個信仰清教的資產階級共和國......而清教,就是不舍得吃,不舍得穿,起早貪黑搞生產,為上帝和自己多賺錢的教!簡直是為工業化量身定做的教派!

而且英國又拿到了“羅馬盟友”和“中立國”的身份,可以進入羅馬大市場,還可以從事自由貿易——這樣的優惠當然不是無代價的,英國必須每年向羅馬帝國交錢。但是相比那點保護費,英格蘭共和國的收益還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英國的工業化比大明帝國起步跟早一些,雖然在規模上沒有辦法和後者相比,但是發展的質量還是很不錯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