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就是這樣!”代王朱鼎渭連連點頭。
駱思恭看了一眼英國公張維賢——大事不妙啊.....您得帶著咱們一塊兒把黑鍋給甩出去!
英國公歎了口氣,就對代王朱鼎渭道:“王爺,要不您和幾位大同出來的郡王聯名寫個奏章,把大同城那邊發生的事情和朝廷還有皇後娘娘、懿安皇後娘娘說一說。”
“行,孤王馬上寫!”朱鼎渭也知道自己丟下皇帝開溜是個罪過,現在當然不敢再得罪京城來的勳貴了,於是很爽快的就答應了下來,當場就寫了奏章,還讓跟著他一起跑路的幾個郡王都署了名。
張維賢等人也不敢耽擱,立即就派了信使騎快馬將幾個大同倒黴王爺的奏章往北京城送去了......
送走了信使,又把代王和另外幾個王爺都安頓在渾源州城內,然後就聚集在一塊兒大眼瞪小眼了。
少年天子很有可能已經出事了,大同鎮不一定會丟,但肯定被困了,而且城內一定沒有什麼兵力......最好的情況,就是靠張翼明發動一點老百姓勉強守著。
“英國公......”過了半晌,還是撫寧侯朱國弼開了口,“萬歲爺要是真沒了,咱們怎麼辦?”
“是啊,”成國公朱純臣眉頭大皺,“萬歲爺連個兒子都沒留下......”
撫寧侯朱國弼連連搖頭,“要是真的沒了倒好,就怕又弄出一個奪門之變......”
駱思恭瞪了朱國弼一眼:“撫寧侯,你這什麼話呢?”
朱國弼也知道自己有點失言,但還是不知悔改,哼哼一聲:“大實話!”
英國公張維賢嗯咳了一聲:“這種事情不是咱們應該過問的......咱們應該考慮到就是怎麼保住大明江山!”
“保住大明江山?不至於吧?”駱養性被英國公的話嚇一跳,“蒙古人難道還想再回中原來?”
“難說!”英國公張維賢歎了口氣,“大同那邊情況不明,但必須做最壞的打算......如果大同城不保,那麼咱們要防的就是內長城,特彆是山西段的內長城和內長城上通往京師的隘口紫荊關等處。”
朱純臣說:“那就得立即分兵守備偏關、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倒馬關和紫荊關了。”
英國公點點頭:“咱們手頭的兵力不多,就先分守寧武關、雁門關、紫荊關三關吧!”
雖然京營賬麵上有十幾萬人,但是真的到要用兵的關鍵時刻,還是拉扯不出幾個人。這次張維賢、朱純臣、朱國弼等人帶到大同鎮來的部隊,總共隻有兩萬餘人,其中還包括了兩三千京中勳貴的家丁呢!
他想了想,又對朱純臣、朱國弼兩人道,“成國公,你帶6000人去把守雁門關。撫寧侯,你帶6000人去寧武關。餘下的人就由老夫和兩位駱緹帥統領,先在渾源州這裡看看情況......如果大同還在,萬歲爺也無恙,韃子又退去了,當然最好。”
張維賢這樣安排,其實是為了躲避朝中可能發生的皇位繼承之爭.....算是非常如意的盤算。朱純臣和朱國弼都是明白人,立馬就領了將令,各自帶了6000人去守雁門關和寧武關了。而張維賢自己,則帶著8000餘人在渾源州布防,同時還派出探子去探聽大同方向的情況。
結果沒等探子回來,大同巡撫張翼明就先到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