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搶救大明朝最新章節!
範永鬥和王登庫還真是有門路的!
在他們倆的安排下,範文程搶在北京城門關閉前出了北京外城西麵的廣寧門,然後又直奔遵化縣,最後在遵化縣北麵的薊鎮邊牆上找了個很不起眼的口子。使了一大筆銀子,就讓範文程出了邊牆,進入了喀喇沁蒙古的地盤。
因為朱由檢的糧禁政策,此時的喀喇沁蒙古三十六部,都已經完完全全站在後金國一邊。範文程在沈陽是奴才,但是到了薊鎮邊牆外的喀喇沁蒙古部落,可就是高高在上的主子了。
範文程找到了三十部中的一部營地,拿出後金國的令牌,對方哪裡敢怠慢?立即備了快馬和護衛,在六月二十五日這天,就將範文程護送到沈陽城。
而此時的黃台吉則剛剛凱旋歸來,才到沈陽沒兩日——在朱由檢親征大同鎮的同時,黃台吉也來了場禦駕親征。他親征要對付的目標也和朱由檢一樣,都是插漢部。不過他沒懟上虎兔敦汗本人,而是攻打插漢部留在左翼蒙古的餘部,就是之前被黃台吉擊敗過一次的多羅特部。上次發生在大淩河畔的交戰並沒有完全消滅這一部蒙古人。而是把他們逼到了大興安嶺以南的草原上,在三月到五月間,又有一部分脫離了奈曼、敖漢兩部首領的蒙古人去和多羅特部彙合(還是不能小看蒙古大汗的號召力),所以多羅特部勢力一度複興。黃台吉為了徹底壓製左翼蒙古,就在六月份的時候出兵草原,又打了一仗。當然是大獲全勝了!
在將虎兔敦汗的勢力完全逐出左翼蒙古後,黃台吉就返回了沈陽,開始籌備一次由喀喇沁蒙古、內喀爾喀蒙古、科爾沁蒙古參加的大會盟。從而確立自己在左翼蒙古的支配地位!
除了這個支配地位,天聰汗搞這樣的會盟還有個目的,想從蒙古人手裡多少再挖點糧食出來。
大金國現在哪兒哪兒都好,就是沒飯吃!
雖然八旗主子還沒餓著,但是漢人、蒙古包衣卻餓死了不少包衣少了,大金國的力量也就被削弱了!
因為大金國的生產和大金八旗兵的後勤供應,全都得靠包衣奴才。如果沒有那麼多包衣奴才,單靠幾萬戶旗人,大金國是不可能長期維持現在的戰鬥力的。
所以天聰汗還是得想辦法搞點糧食去養活大金國的包衣奴才可問題是這年頭搞糧食真心不容易啊!
首先是大金國自己雖然占著不少肥沃土地,但是從來就沒有好好種地的心思。特彆是黃台吉登基後,打朝鮮、打寧錦、打東江、打內喀爾喀、打喀喇沁、打插漢部周圍的勢力打了個遍!每次出兵,都得耽誤一點農事,積少成多,也就不能好好種地了。
其次是被大金國攻打的各方麵也不能好好種地放牧,特彆是蒙古這一塊,因為插漢部虎兔敦汗的西遷,出現了權力真空和多方混戰。
這樣的局勢再加上乾旱和寒冷天氣,出現饑荒再正常不過了!
而大明朝的新君朱由檢掌權後采取的加強封鎖的政策,又加劇了大金國的饑荒——原本黃台吉還想通過和明朝存在朝貢關係的喀喇沁諸部向明朝買糧,可沒想到這個朱由檢是個鐵石心腸加上油鹽不進的主兒。隨便蒙古人說什麼軟話好話狠話,他就是不答應賣糧。
除了在糧食問題上嚴防死守之外,現在這個明朝皇帝在遼西的收縮和在遼南的加強,也讓黃台吉有點始料未及。
明軍在今年六月上旬時,居然完全放棄了錦州、大淩河堡、小淩河堡、鬆山堡等一係列位於錦州地區的堡壘,並且大踏步的實行了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