鬨大了,這事兒解決起來就容易,而且效果最好。
畢自嚴雖然傾向東林,但是對朱由檢堅決整頓直隸八府田稅的做法還是讚同的......上輩子他也這麼乾過,隻是他沒朱由檢那麼硬的手段,效果並不太理想,但還是少許緩解了財政壓力。
看到畢自嚴不再說話,朱由檢讚許的點點頭——他現在不讓畢自嚴頂在前麵,是為了保護這個股肱......北直隸八府的整頓僅僅是個開始!以後還有許多地方用得著畢自嚴。
“陛下,”兵部右侍郎張鳳翼又出班奏道,“三邊總督和陝西巡撫又有告急文書送到......陝西民變愈演愈烈,已經有了燎原之勢。臣以為,朝廷應該速派大軍,並且以知兵之臣出任三邊總督和陝西巡撫。”
“不著急......”朱由檢道,“等朕打完馬孟山,就自提精兵入陝。”
他不著急的原因,是因為李自成已經在手裡了!
而且在年節過後,他又派孫傳庭和劉應坤一塊兒去陝西募兵了——現在京、昌、宣、大四鎮的80000兵額已經有了60000,還差20000都去陝西招募。
朱由檢開出了一年30兩(石)的高薪,絕對能在苦哈哈的陝西招募到強兵,而且辦這事兒的還是非常靠譜的孫傳庭——上輩子他可是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兩次組織秦兵,成為了大明王朝的中流砥柱。
隻要這一次的秦兵能再拉出來,就不怕滅不了陝西的流寇!
而且流寇怕鐵騎,朱由檢對自己的帳前鐵騎極有信心,雖然隻有12000騎,但是足夠對付10倍的賊寇了。
而他要自提大兵入陝的原因,除了要親自指揮帳前軍外,還是為了救濟西北的天災......天災如果救不好,賊寇是平不了的。
而要救了陝西的災,準確的說,是救了陝西的災民,朱由檢就必須掌握大量的財富特彆是糧食,兩手空空的救什麼災?
“陛下,”張鳳翼繼續說,“兵部還接到天津水師的奏報,說有一艘西夷大船日前到港,船上還有數百夷兵夷將,還有幾位朝廷的官員......為首的是帳前軍參議孫元化。”
“好!終於到了!”朱由檢一拍巴掌,“朕早就望眼欲穿了......孫元化這次應該帶了許多3磅團炮和葡人炮手回來,有了可以在野戰中運用的大炮,朕出兵馬孟山可就十拿九穩了!”
原來是孫元化帶著洋兵洋將洋槍洋炮回來了,可算是滿載而歸了!有了這位“孫大炮”的加入,即將開始的“二出祁山”,不,應該是二出燕山之戰,可就有極大的贏麵了。
這回可就不是打黑槍了,而是打黑炮。說不定能一炮轟死黃台吉......真要有這個運氣,那可就要天下太平了。
在孫元化帶回來的所以物品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安裝了野戰炮架,可以在野外進行機動布署的36門3磅團炮——如果不是為了這36門大炮,孫元化早就回來了。可是崇禎點了名要3磅團炮,不要12磅紅夷大炮。12磅紅夷大炮其實是一種艦炮,被改裝成陸戰火炮後,因為太過笨重,很難搬運,隻能用於守城攻城。明軍暫時不需要這個......
但是卜加勞炮廠卻沒有3磅炮的存貨,所以孫元化隻好讓澳門的卜加勞炮廠現做。而且他還從冶鐵重鎮佛山雇了一批青年匠人去澳門學鑄3磅團炮,還另外雇了一百名佛山的學徒工去澳門學習操炮,他自己也跟著洋人一塊兒學。
而到了崇禎二年二月,當孫元化帶著洋兵洋將洋槍洋炮,還有一百幾十個廣東的炮匠、炮手北上而來到底天津的時候。毫不誇張的說,他已經變成了大明第二的炮兵專家了。至於大明最懂大炮的,當然就是大明天子朱由檢本人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