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搶救大明朝最新章節!
是啊?沒有民運糧,陝西五鎮的邊軍吃什麼?
陝民苦,邊軍就不苦?
陝民要吃飯,邊軍就能修仙不吃飯了?
明朝的民田一畝也就交個升皇糧,軍戶的軍屯卻是一畝交一鬥二升的籽粒糧!交了那麼多年,還要在鳥不拉屎的邊地屯田,保衛大明江山,他們虧不虧啊!
現在陝西五鎮受旱,軍屯歉收,如果陝西的民運糧再斷了,那麼五鎮邊軍不得造反?
“能不能從東南運糧去五鎮?”朱由檢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已經知道答案了。
“不行啊,”畢自嚴搖搖頭,“當年北宋因為黨項造反,不得已在西北用大兵,為供應大軍,而往西北運糧都耗儘了財力北宋時期,運河可是通到洛陽白波鎮的!如今運河是走山東北上,根本不去河南了。如果要運糧入陝,就得從徐州開始走陸路,那2500到3000裡啊!9成以上的糧食要耗在途中。輸往五鎮百萬石,從徐州就得運出一千萬石糧食!大明全國一年才多少石皇糧?拿出一千萬石往陝西運,太倉庫還不得給搬空了?大明朝花錢的地方還多呢!”
嗬嗬,陝西的旱災還真是大明朝的死穴啊!
走2500-3000裡陸路運糧入陝根本就是開玩笑!當年行開中法的時候,山山商人也不會千裡運糧,而是在邊疆附近開商屯(就是開辦農場)。
而不大量運糧入陝,陝西糧食供應總量就必然存在缺口!有缺口,就得餓死人,問題就是餓死誰?
“李自成,李錦,你們倆說說,朕應該讓誰餓死比較好?是陝西的農民,還是五鎮的軍戶?”
朱由檢這個明君也不問彆人,直接就把難題出給李自成和李錦了——他們倆都是當過皇帝的,和朱由檢算是同行,現在正好一塊兒研究一下皇帝屆公認的難題。
李自成和李錦都有點懵,這麼難的問題怎麼就問他們了?他們倆一介武夫,怎麼能回答得了?
而且餓死誰都不合適啊惶惶天朝,聖君在世,怎麼就要琢磨把誰餓死的問題呢?
“陛下,”畢自嚴也不認為李自成和李錦應該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應該他這個陝西巡撫來回答,所以他就自己接過話題了,“臣以為五鎮邊軍是必須要保的!邊軍是不會當安安餓殍的,一旦反亂,就是第二個建州。到時候陝民就會和遼民一樣,成為亂軍的刀下亡魂!所以隻能對不起陝民了”
朱由檢看了眼李自成和李錦,這兩叔侄是民籍從軍,半是邊軍半是農民他們這樣的情況,在陝西還有不少。
這陝西的邊軍和農民分的不是很清楚啊邊軍不見得能打,農民也不見得沒從過軍,誰反了都是大麻煩。
而老天爺又偏偏不賞飯!所以陝西的麻煩,是沒有那麼容易了結的,至少幾百萬人沒飯吃啊,這道難題還真不容易解決啊!如果逆子在朝,會怎麼解決?
朱由檢想了半天,最後歎了口氣,心道:本皇帝還真是命苦啊!
大金國,沈陽城外,白塔鋪。
劈裡啪啦的鞭炮聲響動,白塔鋪內一處粉刷一新的宅子周圍,人頭湧湧。大家都擠在大門口朝裡麵喜氣洋洋的瞅著嫁新媳婦兒。娶媳婦兒的就是剛剛抬了旗的張小旗他的爺娘在去年才雙雙餓死,依著漢人的規矩,他應該守孝三年。哪怕不在父母墳前搭個茅廬守著,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娶老婆啊!這也太不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