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時遲,那時快,朱由檢已經張弓搭箭,將箭頭對準了正在發呆的王嘉胤,大喊一聲:“逆賊,中了!”
然後就聽見一聲弓弦響動,利箭離弦而去,直撲王嘉胤的麵門。此時兩人的距離並不遠,隻有區區二十餘步。朱由檢的箭法高妙,當然不會射偏。王嘉胤甚至來不及作出躲閃動作,箭鏃已經狠狠插入了他的脖子......王嘉胤是披甲的,可是他的脖子、麵門卻都暴露在外。
感覺到脖子上傳來劇痛的王嘉胤趕緊丟了長槍,伸手去捂脖子。可脖子已經給箭鏃射穿,哪兒還捂得住?鮮血從他的指縫當中流出,他渾身的氣力也迅速消失,隻是一轉眼的功夫,他已經無法站立,軟軟的撲倒在了沙灘上,最後隻剩下一個念頭:昏君很厲害,造反太危險啊!
就這樣,農民起義領袖王嘉胤......壯烈犧牲了!
朱由檢射的是連珠箭,在一箭射穿王嘉胤的喉嚨的同時,第二支利箭又離弦而出了,又是一箭射穿了一名義軍戰士的麵門!然後再是第三支箭、第四支箭......一口氣就射出了20箭!而且箭箭沒有落空,跟著王嘉胤一起來殺昏君的義軍戰士們可慘了,頓時被射翻了一片!
而且開始射箭的還不是朱由檢一人,和他在一條船上的那些帳前兵,也都是射箭好手,這會兒人手一弓,射得箭如飛蝗,凡是靠近木船的義軍,都成了活靶子!
這就是精銳的封建主義戰士的厲害了.......封建製度可以傳承那麼多年,還可以在那麼多的國家出現,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的。
一個真正接受過嚴格軍事訓練的封建軍事貴族的戰鬥力,在冷兵器時代的確要超過普通農民n多倍。
如果給他們配上良馬,讓他們結陣衝鋒,60騎衝垮好幾千農民兵也是有可能的!
當然了,現在已經是槍炮的時代了,隻是東亞這邊的軍事技術有點停滯,要不然排槍一響,管你多厲害的騎士,一樣都給打死了......如果還不死,拉一門炮來打霰彈就是了!
不過府穀這裡的義軍沒有槍沒有炮,連好點的弓箭都沒有,大部分人連身爛甲都沒有!
現在遇上了60名能射連珠箭的神射手(另外五條船也衝上灘頭了),那可真是太慘了!
60名弓箭手一口氣就射出去1000餘支利箭,至少射中了三四百人——這些弓箭給義軍造成的傷亡,甚至比剛才的火銃射擊還厲害!
先是火銃,再是利箭,同時還有空炮(朱由檢都登陸了,後麵的黑炮當然不敢打實彈了,要不然打中了朱由檢算誰的?),府穀城的義軍哪裡還有鬥誌,紛紛哭喊著向府穀城門狂奔而去。
朱由檢看到義軍不敢再管自己叫昏君,而是潰敗而去,心情大好——少了李自成的西賊就是不行啊!
想到這裡,他就收好了開元弓,又抄起一張盾牌,還抽出了自己的寶刀,然後從船頭上跳到了齊膝深的黃河水中,最後大呼了一聲:“諸卿攜帶弓箭、刀盾下船,在灘頭結陣......殺賊!”
看到皇帝身先士卒上了灘頭,船上其他少年親衛也都沒有猶豫,帶上弓箭刀盾就下來了。
還有兩個舉盾的文官也跟著下了船——他們這也算是跟著皇帝一起衝鋒陷陣的功臣了!
而在朱由檢他們衝灘的同時,被山西總兵張鴻功強拉來的一群筏子客已經紮好了幾十個羊皮筏子,後續部隊的渡河也開始了。
不過羊皮筏子沒有木船那麼穩,所以上去的士兵都得卸甲,把盔甲打包帶著,過河後再穿上。
因此他們得在朱由檢帶兵搶下灘頭後再跟進。三四十個筏子,一次就能運送三四百人過河。
不過在後續的渡河部隊登岸之前,被後來的曆史稱為“府穀渡河之戰”的戰役,其實已經結束了。
因為剛才聚集在河灘邊上的義軍,現在都已經跑了,而且府穀縣城裡麵還冒出了火光,還傳出了一陣陣喧囂的叫喊聲音,看來已經亂成一團了!
看著府穀城上空冒出來的濃煙,朱由檢真是得意到了極點——這就是天命啊!幾十人就能渡河殺敗萬餘西賊,這就是天命所歸啊!
想到這裡,他扭頭看著目瞪口呆的山西巡撫耿如杞和延綏巡撫張夢鯨,哈哈大笑著說:“看到沒有?朕以數十人破賊萬餘......這就是天命!
朕,是真有天命的!我大明,也是有天命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