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嗬嗬一笑:“陝西大旱是陝西人命苦,和你們蘇州人有關係嗎?和你們這些江南的複社君子有關係嗎?”
楊廷樞眉頭大皺,道:“陛下何出此言?天下本是一家,何分彼此?”
“天下一家?”朱由檢笑道,“依你所言,陝西和蘇州乃是兄弟之親?”
“對......”楊廷樞總覺得哪兒不對,但還是硬著頭皮說,“陛下是君父,天下人都是臣民,陝西人和蘇州人當然是兄弟之親......”
“對,朕想起來了,你是弘農楊氏,祖籍就是陝西!”朱由檢點點頭,“那朕問你,如果你兄弟要餓死了,你這個蘇州大財主給不給飯吃?”
啊?還有這樣的問題?
“當然得給飯吃了......”楊廷樞怎麼能說不給?大儒啊,那是要兄友弟恭的,看著弟弟餓死哪兒行啊?
朱由檢笑著又對張溥道:“朕聽說你和你的哥哥們關係不好,他們要餓死了,你一定很高興吧?”
張溥是丫鬟生的,又小,在家裡麵行八,所以打小就受儘了哥哥們和嫡母的欺負......好在大明這邊還有考試逆襲的勵誌故事!張溥就是個典型,他腦筋很好,又勤奮好學,什麼秀才、舉人,統統不在話下,還得了“婁東二張”的美名,還混成了東林後繼、複社領袖。
不過在他逆襲之後,並沒有去報複幾個兄長,如果兄長有難,他該幫還得幫。
“陛下何出此言?”張溥被朱由檢話弄得哭笑不得,“學生是讀聖賢書的,怎麼會因為兄長們的一點小過錯就忌恨他們,盼他們餓死呢?如果學生的兄長們遇到困難,沒有......沒有飯吃,學生一定會相助的。”
朱由檢笑吟吟問:“那現在陝西的兄弟快餓死了,你們蘇州人有的是米,是不是分一點給陝西人吃飯?”
這可是兩回事兒啊!
張溥和楊廷樞可不敢替蘇州人答應下來,要不然他們不成了蘇州公敵?
看到兩個大儒說不出話了,朱由檢笑著說:“朕是大明君父不假,但是大明兩京十三省卻沒有彼此親愛,沒有將彼此看成是親兄弟啊!要不然陝西怎麼會缺糧?九邊又怎麼會卻餉?南直隸、湖廣、廣東、福建、浙江、江西、四川這些地方,光賬麵上的農田就有四億好幾千萬畝,其中水田至少一半,而且都是一年二熟的好田。若是一畝能納一鬥皇糧以救陝西之民、遼東之兵,國事何至於此?”
一畝一鬥,四億幾千萬畝就是四千多萬石了......加上北方幾個省的田稅,加上鹽稅,加上商關稅等等,一年怎麼都有六千萬了!
朱由檢真要有那麼多的收入,未來的那場特大旱災,也許就不成問題了!
承運殿上,眾官都沉默不語。
因為他們朱由檢剛才說的話不是給那些舉子們聽的,而是給他們這些官員聽的——南方要交一畝一鬥的田賦!
這可是獅子大開口啊!
而且......這是辦不到的!因為不搞官紳一體納糧交稅,這一畝一鬥落在平民百姓身上,就是一畝一石了!
如果要官紳一體納糧交稅......朱由檢的兵還是太少了一點!
朱由檢歎了口氣,衝著殿上的舉子們就是一歎:“你們不交稅,朕也沒辦法......如果這旱情能緩,那就是皆大歡喜了,朕有北直隸八府的一體納糧當差,就足夠支撐起10萬精銳王師,袁崇煥如果能將鹽務上籌來的錢糧也用到實處,平遼滅虜,也不過是五到十年內的事。
可要是這旱災繼續下去,那朕早晚得去要飯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