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苑,玉熙宮。
大殿之上的重臣們都驚呆了......這叫什麼事兒!三歲的皇太侄監國,兩歲的信王出征草原去當塞王!大明朝沒人了是怎麼著?這事兒要是讓黃台吉知道了,還不儘起傾國之兵來奪大明江山啊!
“萬歲爺,”內閣首輔黃立極硬著頭皮站出來了,“雖然天子出征後由儲君監國是古已有之的慣例,但是皇太侄畢竟隻有三歲......三歲監國實在有點兒戲,請陛下收回成命。”
首輔帶了頭,下麵一群大臣也不能退縮,全一塊出班上奏:“太侄年幼,不可出任監國,請陛下收回成命!”
朱由檢看著下麵一群言不由衷的大臣,心裡的氣兒就不打一處來——你們這些奸臣真的不喜歡小孩子當國嗎?小孩子容易蒙蔽啊!我上輩子就被你們這些人蒙蔽的方向都沒了,還好逆子打小就奸詐多智,異於常人......
朱由檢沉著聲下旨道:“宣皇太侄和信王上殿!”
朱慈烺和朱慈烜兩兄弟就在玉熙宮的後殿,由包租王他媽魏尚宮領著在皮呢!聽見宣召,魏尚宮趕忙招呼兩個小孩去見爸爸。朱慈烺還真有點當哥哥的模樣,向年僅兩歲,走路都搖搖晃晃的朱慈烜一招手,“信哥兒,跟著我!”
朱慈烜還真聽話,屁顛屁顛就跟著哥哥走了,兄弟倆就在魏尚宮的看護下,一前一後到了玉熙宮的前殿。
還彆說,這倆孩子走路的樣子還真有點帝王風範,朱慈烺走得大搖大擺,朱慈烜走得搖搖晃晃。
下麵的大臣們看見他們來了,隻好揖拜參見,向兩個孩子請安。
朱慈烺學著朱由檢的模樣,壓著嗓子說:“平身......”
朱慈烜則學他哥的樣子,“平,平平......”
兩個孩子說完話後,就在朱由檢龍椅的左右兩邊一站。朱慈烺還是那副氣呼呼的樣子,冷冷的看著一幫大臣,好像很不滿意。而朱慈烜則傻乎乎笑著,好像挺開心的。
朱由檢打量了一下兩個兒子,心說:老大還是那麼凶......老二則隨他娘親,傻乎乎的。
朱由檢嗯咳了一聲,開口道:“尚書有雲: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太侄雖然年幼,但也開始惇信義,崇功德了。即便現在幼而少識,但你們在輔佐太侄監國期間的所作所為,都會記錄在冊,太侄長大以後,自然會知道要如何賞功罰過。隻要爾等皆恪儘職守,太侄又如何不能垂拱而治?黃立極,朕南巡陝西後,你能乾好首輔,幫助太侄治理好國家嗎?”
朱由檢的話其實是這個意思——太侄還小,隻能垂拱而治。能不能治好,就看你們這些奸臣的。能乾的就好好乾,乾不了的現在就請辭!
等朕回來後,就會考察你們的行為,乾好了有賞,乾不好的就準備挨罰吧!
“陛下......”黃立極哪兒敢擔這個責任?他本來就沒有當首輔的能力,這幾年隻是勉強在應付局麵,當個三旨相公而已。
好在朱由檢以往對首輔的要求也不高,所以黃立極還能混日子。可現在要讓皇太侄來垂拱而治了......這樣一來,首輔的責任就重了!
“臣才薄德淺,年事又高,怕誤了國家大事......”黃立極請辭了。
“還有誰不想乾了?”朱由檢道,“這幾年西北、中原的天氣越來越旱,東北的奴賊也越來越囂張,加之西北時常鬨賊......國事艱難啊!你們誰覺得自己德不配位了,現在就可以提出。朕讓你們致仕榮休,保你們暮年安樂。”
不得不說,朱由檢跟著逆子“複讀”了五十多年後,倒是厚道了不少,會為下麵的奸臣們考慮了。
“臣年事亦高,也請退隱山泉。”文淵閣大學士兼刑部尚書李國?也站出來請辭了。他和黃立極一樣,都是魏忠賢提拔上來的閣老,已經被孫承宗罵了幾年閹黨了,也是時候激流勇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