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0章 龍心大悅,上前聽封(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722 字 9個月前

所以渾河血戰就成了石柱白杆兵的一個重大挫折!

雖然石柱軍在戰後依然具有一定的實力,但還損失了精華,元氣大傷,而且對白杆大陣的信心也猛打了個折扣,也不像過去那麼重視了。

一本《太祖長槍陣圖》已經到了秦良玉手中,秦良玉一看,不是手抄的,是印刷本——這種軍事秘籍能這樣雕了板子印刷嗎?印了多少本?

帶著一腦袋的問號,秦大馬就翻開了這本大約有幾十頁的《太祖長槍陣圖》了,然後她就看到了一種讓她耳目一新的方陣戰術。

這是將長槍、騎兵、火銃兵、刀牌兵、炮兵混成在了一起,用協同作戰的辦法對敵。

陣圖上還有評語,說這種方陣就是以槍兵為移動棱堡(什麼是棱堡?);以刀牌兵、火銃兵守“棱堡”;以火炮遠射逼敵出擊,破敵戰陣;最後以騎兵馬隊把握決勝之機!

“大妙!大妙之陣啊!”秦大媽連連點頭道,“若早有此陣,何致有渾河之敗?”

“娘親,”馬祥麟也看完陣圖了,低聲提醒道,“這個太祖長槍陣需要配置大炮和火銃,這可不大容易搞啊!”

在秦良玉軍中任參將的秦翼明道:“大炮、火銃總有辦法,可問題是大炮移動不便,擺好了就很難動彈。如果騎兵不占優,敵人不等咱架好大炮,就已經挪窩了。”

“可以用攻戎炮或虎蹲炮,”秦翼明的堂弟秦拱明道,“雖然打不遠,威力也不大,但是移動起來方便,不行就多弄幾門。”

“攻戎炮或虎蹲炮的射程還不如廣東的大鳥銃,多買一些大鳥銃不就行了?”

“不行,不行,攻戎炮或虎蹲炮不行,不用火炮而多用大鳥銃也不行,因為奴賊很可能有大炮啊!”

秦佐明、秦祚明兩兄弟也發表了評論。

朱由檢笑吟吟的點頭:“你們說的都不錯,不愧是久經戰陣的宿將。這個太祖長槍陣的關鍵,的確是一種可以在戰場上迅速移動並且開炮轟擊的大炮......這種大炮已經有了!朕已經著人從濠澳購入了一種紅夷小炮,還募集良匠在宣府開廠鑄造此炮,已經取得了成功。這種紅夷小炮用青銅鑄造,彈重3斤,炮重六百斤,安裝在一種特製的兩輪炮架上,可以同另一輛兩輪馬車拚接成一輛四輪馬車,移動起來非常方便。”

他說的是“紅夷小炮”已經不是最初的3磅團炮了,而是改進型的3斤青銅炮,彈丸的重量有所增加,火炮的口徑和炮身也相應增大,炮重當然也大了一些。但是依舊比較輕便,可以快速移動。

而負責生產這種火炮的,還是徐光啟和湯若望——湯若望本來就是以炮匠的身份進入北京的(當時天啟皇帝向澳門購炮,還請了炮匠),所以懂得一點鑄炮的技術。上輩子曾經為崇禎鑄造了20門紅夷大炮,質量都還不錯,隻是12磅的紅夷大炮太笨重,也不是明軍所急需的。

所以朱由檢現在不要12磅紅夷大炮,而是選了在3磅炮基礎上開發的3斤野戰炮和24斤黑鍋炮,作為目前的帳前、殿前炮兵的主力火炮。

朱由檢笑著對秦、孫兩家的幾人道:“朕帶到遵義的帳前兵就配了炮營,有12門3斤炮,回頭你們和朕去親眼瞧瞧就知道了!你們都是朕的股肱,而且朕納了你們兩家的女兒為妃後,咱們就是自己人了。所以朕也會給你們的白杆兵配上3斤炮......不過這3斤炮不容易使用,你們要派些聰明伶俐的子弟和朕的人學。學會了,就給你們一批3斤炮!至於火銃則選佛山造的斑鳩銃,朕在佛山開了采買衙門,現在每個月都能買到三四百支,也能分你們一些。”

朱由檢也在宣府開了銃廠,從北京、天津高薪聘了一批銃匠,還覓得了幾個跟過趙士楨的老師傅,專門生產魯密銃。但是這些老師傅不會做斑鳩銃——彆把明朝的老師傅想像成上過高中念過藍翔的21世紀工人師傅,他們看不懂圖紙,也不大會搞逆向工程。最拿手的就是師傅教徒弟,已經把魯密銃做成了祖傳的手藝。

而朱由檢的騎兵也需要用魯密銃打黑槍,所以也就沒讓這些師傅徒弟改行造斑鳩銃。有這功夫,還不如多教幾個徒弟,多生產幾支魯密銃呢——不管是炮是銃,現在朱由檢的嫡係都還缺貨呢!

所以他現在願意給白杆軍配備3斤炮和斑鳩銃,就是真的把他們當成嫡係了。

當朱由檢的嫡係,當然還有彆的好處,比如加官進爵。

朱由檢這個時候突然放沉了語氣:“馬夫人,馬祥麟、秦翼明,爾三人現在都是皇親,朕要委你們以重任。馬祥麟,朕要封你當水西軍民指揮使,管水西安氏故地!

秦翼明,朕封你當水東軍民指揮使,管水東宋氏故地!

馬夫人,朕封你當貴州總兵女官!”,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