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朕南下湖廣,你們西去甘肅!”
一個月能教會什麼?
朱聿鍵心裡麵直打鼓,但是表麵功夫還得做。
“陛下親自指點臣等,是臣等幾世修來個福氣,臣等學了陛下傳授的本事,就不怕鎮不住甘肅了。”
朱由檢笑了笑:“朕現在得點空,就單獨給你開一課吧。”說著話,他一扭頭對魏藻德道,“給唐王挪張椅子,再拿一本朕寫的《封建論》給唐王。”
《封建論》其實就是上輩子逆子朱慈烺所寵信的大酷吏紀坤所作的《封建說》的“原版”肯定不是抄襲的。《封建論》問世可比《封建說》早多了,怎麼可能是《封建論》抄《封建說》的?頂多隻是內容恰好吻合——兩本書都著重講解了軍民合一的“封戶製”,也就是將軍民人戶當成了分封的標的。
分封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
這種封建方式是“草原式”——草原上人口可比土地寶貴!草地和大漠那是無邊無際,但是誰能湊出10個萬戶,那絕對就是成吉思汗第二了。
實際上,後金的八旗牛錄製,也是人戶封建,後金核心是滿八旗有大約五六萬戶,加上依附的漢軍、蒙古軍等雜七雜八的人馬,勉勉強強也有個十萬戶,所以就成了大明朝的勁敵了。
這種分封方式的缺點是難以建立穩固封建政權,而優點則是容易移動。明朝初年的“塞王封建”所采用的就是這種模式。
一個塞王至少配備三個護衛指揮使司、二個圍子手所、一個儀衛司,總共有一萬多戶。而這些直屬於塞王的衛所都是非實土衛所(並不是沒有軍屯土地,而是沒有大片領土),所以明朝的這些塞王都是不封地、不臨民,卻領有軍戶的封建主。
朱由檢準備要恢複的塞王,也是這種不封地、不臨民,卻領有軍戶的王。
現在的信王朱慈烜被封了20個千戶,也就是2萬軍戶!
而移鎮蘭州的唐王則會擁有10個千戶,也就1萬軍戶!
這些軍戶和塞王之間的關係,當然是人身依附了。軍戶依附塞王,塞王依靠軍戶。軍戶從塞王那裡得到土地、俸祿,塞王則從軍戶那裡得到武裝力量。
而塞王和大明朝廷之間的關係,同樣是依附型的。塞王依附朝廷,朝廷依靠塞王。塞王從朝廷那裡得到土地、軍費,而朝廷則利用塞王守衛邊疆。
不過和明初的塞王體係不同,朱由檢新封的塞王體係中多了一個中層力量——在原先的體係中,塞王是頂層,軍戶是基層,而中層實際上是比較缺乏的。並不是說塞王的衛所沒有中層,而是那些中層本身並不是封建主,僅僅是塞王的官僚。
而這樣的塞王體係,是現在的朱由檢所無法建立的,因為這意味著他得把自己的軍隊分出去,才能建立起沒有中層封建主的塞王封建體係——因為朱由檢嫡係的軍隊是沒有中層封建主的,而那些軍閥武裝或是遊牧部落都有自己的體係。
朱由檢不可能在不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的情況下,就把大小軍頭或大小封建主全部去除,同時保留基層的戰士,然後再用自己的軍事官僚去管理。
而朱由檢的嫡係部隊,如果不算新建中的禦前軍,就隻有帳前、殿前兩軍,人數隻有十餘萬,是朱由檢統禦天下和拱衛腹心的本錢,當然不可能分給塞王。
所以塞王就隻能通過收編和整頓軍閥武裝和遊牧部落,建立自己的封建軍隊。
對於唐王這樣的原大明藩王而言,還有大批追隨自己的“一門眾”要安置,所以也隻能建立一個擁有龐大中層的層層封建體係。,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