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8章 叔祖,咱們一起要飯吧!(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402 字 9個月前

.,

“兩位王爺,前麵就是河南省界,過了省界,額們就到南陽府新野縣的地麵了,萬歲爺就在新野縣城!”

說話的是張獻忠,他現在入了侍衛團,是天子門生了。

朱由檢的侍衛團其實是一個軍事補習班,凡是入團的帳前騎士,都得跟著朱由檢學習據說是朱元璋傳下來的《太祖兵書》。《太祖兵書》博大精深,共有六卷,分彆馬兵卷、步兵卷、炮兵卷、工兵卷、輜重卷和總卷。

凡入侍衛團者,必先在馬、步、炮、工、輜等五卷中選一卷為主修。

選擇完畢後,會補入相應的侍衛營——侍衛團的騎士人人擁有戰馬,可以以騎兵的形態跟隨朱由檢行動。但是在平時,他們會分彆組成騎兵營、步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等五個人數不一的“補習營”。

這些“補習營”還分成上中下三個隊,每隊所習的課程難度都不一樣,下隊最淺、中隊次之,上隊最深。

凡是入侍衛團學習《太祖兵書》的軍官,無論入團之前所任何職,入團後一律從下隊開始當學兵(原先的官階和俸祿不會變化)。

而在這上中下三隊中擔任軍官(教官)者,都是習完了馬、步、炮、工、輜等五卷兵書中的一卷,並且成績優異,在部隊中的表現也同樣優異,又被選入侍衛團總隊營開始學習《太祖兵書.總卷》的軍官。

這些侍衛團各隊的軍官在充當教官的同時,還要兼修各卷課程,同時還要跟著朱由檢學習參謀指揮之法。學成之後,他們就會進入帳前、殿前、禦前、大同、宣府、燕山、大寧、北直團練等腹心八軍的參謀體係,先擔任各級參謀,然後再根據情況改任其他職位。

也就是說,現在帳前軍的侍衛團,已經變成了一所移動的陸軍軍官學校,而侍衛團的總隊營實際上就是一所參謀學院。

有了“侍衛團軍校”後,朱由檢就能批量培養比較標準化的軍事人才了,而有了這些標準化,而且水平還不低的軍事人才,朱由檢對“心腹八軍”的控製就進一步加強了。

根據他的計劃,心腹八軍的軍官都會分期分批入侍衛團學習,學成之後,還會重新安排職位,而且因為他們掌握的標準化的軍事技術,所以也能很容易的在各個部隊當中輪換。而心腹八軍各部,也會在這些標準化的軍官的管理下,變得越來越標準......這種標準化的軍隊,就有了那麼一點近代軍隊的樣子了。

當然了,僅僅是一點樣子,並不是真正的近代軍隊——朱由檢自己都是一古人,近代什麼的,他壓根沒這個概念。

他搞這麼一個移動軍校,還力推軍官、軍隊的標準化,其實還是為了方便指揮和控製。

張獻忠現在則是侍衛團馬軍營的一名學兵,今兒得了上麵的命令,帶著幾個同學,護送安陽王朱器埈去襄陽邀請襄王朱翊銘來新野相見。

這位朱翊銘的確不是一般的親王,他這一脈本來是有機會問鼎帝位的。他是明仁宗朱高熾第五子,同時也是嫡三子朱瞻墡的子孫,而明仁宗的嫡二字朱瞻墉早死且無子。所以在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孫太後想要立朱瞻墡這個長君為帝。

這個主意其實不錯,在朱瞻墡這脈專出老壽星,如果讓他當了萬歲爺,明朝就沒那麼多小孩子王了。不過朱瞻墡不肯即位,所以就讓朱祁鈺當了皇帝。而朱祁鈺快不行了的時候,因為沒有兒子,所以忠於朱祁鈺的大臣又想立朱瞻墡的世子朱祁鏞為帝。而朱瞻墡再次推辭,這才有了英宗複辟和後來的明憲宗。

所以對朱由檢這一係來說,襄王這一支算是有大恩的。而且襄王朱翊銘又是宗室老前輩,輩份高,年紀大,也沒什麼惡行,算是個德高望重的老王爺,在宗室當中的影響力也很大。因此張上輩子才會想到“借王頭,使楊嗣昌以陷藩伏法”。

而這輩子,張獻忠可不敢把襄王朱翊銘給剁了......一路上小心護衛,不敢讓這老王爺出半點紕漏。

不過無論張獻忠如何殷勤,襄王朱翊銘這一路還是悶悶不樂,倒不是覺醒了什麼前世的記憶,而是看見了沿著淯水擺開的“丐幫大營”——百萬之眾啊!沿著淯水下了上百裡的聯營。

襄王朱翊銘就跟著張獻忠從這些“丐幫聯營”外麵通過,沒過一營,都會有不計其數的武裝乞丐出營迎接!

沒錯,這乞丐都有武裝!不是打狗棍,而是一丈長槍和竹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