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4章 好自信的逆子啊!(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562 字 9個月前

,最快更新搶救大明朝最新章節!

一份奏章已經送到了還不滿五周歲的朱慈烺手中,是薊遼總督袁崇煥“用心”寫成的。

這份奏章當中,袁都督的字寫得特彆端正,而且還儘可能挑了比較簡單好認的漢字,文章也是很好理解的大白話。

朱慈烺端著奏章,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真看著。看了一會兒,才合起奏章,交還給了司禮監秉筆徐應元。

“看的怎麼樣?”周皇後問,“認得幾個字?”

“審審,侄兒認出了七十二個字。”朱慈烺說,“已經可以看懂一些了好像是說奴兵十萬要來打寧遠了!”

張皇後看著這個聰明伶俐的便宜兒子,眉開眼笑道:“都認得那麼多字了,真聰明啊!”

周皇後笑著頭道:“還不是袁崇煥有心,特意挑選了些簡單易懂的字寫了個白話奏章。”

張皇後點點頭,“當臣子的就該有這份心思,可惜如袁崇煥這樣的人不多啊!”

周皇後搖搖頭,“可是萬歲爺也不怎麼相信這個袁崇煥,離開北京的時候特彆關照了,對他的奏章得多生幾個心眼!”

張皇後道:“本該疑人不用,疑人不用……可是萬歲爺是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周皇後笑道:“可不是嘛!他這樣用人疑人的自己累,我們兩個監國的女人更累春哥兒,你累不累?”

“兒臣不累。”朱慈烺回答道。

張皇後點點頭,笑道:“彆說不累了,那麼小,就那麼多功課,你爹要有你一半用功,國勢也不至於如此了春哥兒,彆站著了,坐吧。二寶,你也坐吧。”

兩個小屁孩聞言就向張皇後、周皇後行了個禮,然後就在各自的位子上坐了。

張皇後對徐應元道:“去宣部閣科道等重臣來紫光閣吧!”

宣部閣科道等重臣來紫光閣是為了舉行一場小型是廷議,商討應對東虜異動的策略。

明朝的廷議是為了決斷“事關大利害”的軍政要務,原本是一個可以代替昏君做決策的機製。一幫奸臣商量出來的辦法,總比一個昏君的胡亂決策要好。

但是朱由檢偏偏不喜歡廷議,喜歡自己專斷或是不做任何修改就批準內閣的建議——朱由檢當然不會把所有的事兒都自己背上,而是隻撿重要的且是自己能管得住的事情抓。他管不了的,或是他認為不要緊的事情,直接丟給內閣就是了,也沒必要舉行廷議。

所在大同之戰後,他就很少召集幾十上百號人一起討論國家大事了。

而在他“南下要飯”後,監國的朱慈烺到底還是個孩子,沒辦法獨斷政務,而周皇後、張皇後又是深宮女流,當然也沒辦法執政。

所以廷議製度就得到了恢複,不過也不能搞一百多人參加的大廷議。所以被徐應元派人召集來的,也就是閣臣加上六部尚書(朱由檢的閣臣都兼尚書)、侍郎、左右都禦史、六科給事中、司禮監和禦馬監的幾個大璫,總共二十幾個人。

“皇後娘娘,懿安皇後娘娘,太侄殿下,臣等已經看過薊遼袁都督的奏章了。臣等一致認為,東虜極有可能趁著我朝國內多災,皇帝南下要巡查之時再出燕山!

但是黃台吉的四出燕山是走遼西,還是出千裡鬆林進軍漠南蒙古,內閣也不能確定。”

說話的是內閣首輔王在晉。袁崇煥的奏章,王在晉和內閣的其他幾位閣老都已經看過了,而且還開了小會進行研究討論。

他們討論的結果,則是在黃台吉將會四出燕山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這幾乎是必然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