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禎六年,五月十五日,朱由檢和兀良哈大貴妃指揮的25000大軍,終於慢悠悠的開到了佟養性駐守的平燕城下。
平燕城不過是一座小小的棱堡,外觀和開平城幾乎一樣,但是大小卻縮了一多半,一看就知道是後者的山寨縮小版。
雖然是山寨貨,而且還是縮小後的版本,但並不等於這座城堡就好打了。
因為負責這座山寨棱堡施工的多爾袞是個仔細人,把開平城堡的精華都抄了個遍。擁有斜麵的沙袋外牆、可以形成交叉火力的棱型銃台、彎彎曲曲而且又寬又深的壕溝......當然了,還有1000名裝備了山寨紅夷小炮、虎蹲炮、朝鮮鳥槍和弓箭的八旗漢軍。
另外,這座棱堡所在的地形,也是多爾袞精心選擇的。它不是一麵靠水,而是三麵環著金蓮川,在金蓮川封凍之前,隻有西麵一個方向可以進出。
這麼一座小小的棱堡如果放到此時的歐洲30年戰爭或80年戰爭的戰場上去,也足以讓前來進攻的敵人付出相當沉重的代價。
不過很不幸,這座平燕城遇到了這個時代最懂棱堡的人——朱由檢!
朱由檢知道,對付棱堡,光靠蠻乾是沒有用的!特彆是一座用沙袋壘起外牆的棱堡,是根本不可能用實心彈的反複轟擊打破的。
至於靠人命去填,倒是可以攻破棱堡,但是傷亡會大到令人難以忍受。
而在朱由檢的記憶中,攻破一座棱堡的關鍵,就是學好數理化!
學好數理化,打遍棱堡無敵手!
“都畫好圖形了嗎?”
在平燕城西麵,一座巨大的駝城中央的一座金頂大帳外麵,朱由檢正坐在小馬紮上給一群侍衛團的“學生”上課。
“畫好了!”
“都畫好了......”
“已經畫好了!”
總共一百多個學生,都是侍衛團上舍營的“高材生”,也都是一人一個小馬紮,端端正正的坐著,雙腿並攏,上麵擺著塊木板,板上用夾子夾了張宣紙,拿著鉛槧(古代人用的鉛筆)、尺子、圓規、小算盤,好一陣寫寫畫畫量量算算,現在大多已經完成了。
朱由檢點點頭:“魏藻德,收卷子吧!”
被點到名要去收卷子的魏藻德其實也是一百多個“高材生”之一,也剛剛完成今天的考試。今天的考試內容是繪製平燕城地形圖和攻城平行壕草圖......很容易的題目啊!
因為平燕城是個結構非常簡單的棱堡,看一眼就能記住它的外形,難點隻是測距。隻要測對了距離,就能很容易的估算出棱堡的尺寸,估算好尺寸,要找出棱堡銃台的射擊死角就太容易了。
找到了死角,就知道蛇形壕從什麼地方開始,平行壕又應該如何挖掘,12斤小黑鍋(臼炮)擺在什麼地方......隻要把小黑鍋擺在距離堡壘夠近,又不會被堡壘的火力所攻擊的地方,就能用曲射火力不斷打擊銃台上和堡壘內部的目標——棱堡是不加蓋子的,所以它可以抵擋直射火力,但是卻擋不住曲射的開花彈,在十幾門擺放到位的12斤小黑鍋麵前,任何棱堡都不堪一擊!
“萬歲爺,您要的卷子都收好了,一共是104張。”
魏藻德很快就捧著厚厚的一疊卷子到了朱由檢的跟前,擺放在最上麵的那一張,當然是他自己畫的。
彆看他“入學”時間是所有上舍兵中最短的,但架不住他腦袋瓜子好使啊!所以他學數理化特彆快,現在已經知道怎麼繪製地圖,怎麼圍攻棱堡了。
朱由檢拿起了魏藻德的卷子,仔細的看了看,似乎差不太多——這道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平燕城的死角太多了,選哪個都行,隻要計算方法對,那基本上就錯不了啦。
“就這張吧!”朱由檢把卷子遞還給了魏藻德,“魏藻德,給你30名上舍兵,1000名輜重兵,你帶著他們去挖土吧!好好挖坑,將來可大有前途啊!”
好嘛,堂堂探花郎現在要去挖土了,還要好好挖,說不定能挖到寶,這裡可是大元朝的上都遺址啊!
“臣領旨!”
“吳三桂、秦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