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朱由檢並沒有把自己的底牌留到最後,而是一上來就打出了底牌,三個精銳的“大洋馬團”,一開始就被派到了最前線,用來打擊清軍的騎兵,以奪取整個戰場的控製權。
在蓋州衛城以南的榆林鋪一帶,隔著一條幾乎乾涸的小溪,這支騎兵隊的隊長李定國已經遠遠的看見了對岸的一隊披著紅色棉甲的清軍騎兵。他們約有兩百餘騎,卻隻是守著小溪北岸,根本不敢南下交鋒。
李定國知道那些都是奴賊正紅旗蒙古的騎兵,戰鬥力遠遠比不過滿八旗的騎兵。
在離開複州永寧堡北進的途中,李定國所部已經打散過四百餘騎的蒙古騎兵了,拿到的首級過了百數,繳獲的馬匹也有過了百數,以至於讓他們從一人雙馬變成了一人三馬。
在雙方騎兵的對抗中,土庫曼馬的優勢,可以說是儘顯無疑!
不過吃多了苦頭的清軍騎兵似乎也學乖了,不敢再以百騎甚至數十騎為一群進行活動了。而且也不敢主動求戰,在遇上明軍的騎兵隊後,往往選擇占據有利地形展開防禦,或者乾脆逃之夭夭。
“火銃排下馬,50步外開火!”李定國看了一會兒,覺得對岸的蒙古人是怎麼都不肯涉渡小溪來交戰的,於是就給自己手下的兩個“火銃排”下了命令。
李定國指揮的這個騎兵隊下轄四個排,拚接板甲(就是用長條形的鐵片拚起來的板甲,技術含量較低)、長槍和馬刀當然是標配。火銃和弓箭則是“選配”。兩個排裝備魯密銃,負責打黑槍。另有兩個排配備開元弓,負責誘敵或是在追擊的時候放冷箭。
現在蒙古人在小溪對岸趴著,用開元弓是射不著的,所以李定國決定先用魯密銃,看看能不能把他們趕走。
隻要那些蒙古人退走了,讓李定國的騎兵順利涉渡小溪,然後就能依靠土庫曼馬的高速追殺一波了!
......
蓋州城南,有一條發源於遼東分水嶺的河流,名叫清河。現在既不清,也沒多少水——這條河邊上現在駐紮這十二萬日清聯軍,還有十餘萬頭牲口,每天得多少汙水流進清河?而且連日乾旱之下,清河的水位很淺,都快乾涸了,還能清澈就有鬼了。
又是幾十匹快馬踏水而過,濺起了大團的泥水,卻是馬不停蹄,直奔清河北岸的一處馬營而去。一群正在清河邊上挖壕築壘的漢軍也不知道是朝鮮軍遠遠看見,都忍不住搖頭,還有人低聲議論了起來。
“跑得那麼急,而且還是一人一騎,數量還不滿一百......不用說,一準是讓明軍的騎兵給揍了!”
“唉,蒙古騎兵怎麼就讓明國的騎兵打得找不著北了呢?”
“你們還不知道吧?現在明國的騎兵可厲害了,他們有了西域來的大洋馬,跑得更風一樣快......蒙古人打馬戰都不是對手了!”
“這可怎麼辦......”
正在這邊監督築壘工程的張小旗聽見下麵人的議論了,鐵青著臉喝了一聲:“哼,都嚼什麼舌頭呢?有嚼舌頭的功夫,還不乾淨乾活?今天晚上要是乾不完,都他m的不能睡覺!”
大家夥聽他一訓斥,誰也不敢多說話了,全都蒙著頭繼續挖土築壘了。不過張小旗的眉頭,卻是越擰越緊了。
他是正黃旗旗鼓包衣牛錄的小頭目,消息可靈通了,當然知道現在的戰事有點吃緊!
張小旗想到這裡,就有點恍惚:大清國......又危險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