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44(2 / 2)

似乎是感受到他的想法,神跡裡的內容又重新被牽引在了宋徽宗的

身上。

【南朝樓台:說起來,宋徽宗這裡還有個禦筆行政,就是以禦筆斷罪,本來沒有罪,卻因為違背禦筆就變得有罪了。簡直就是禦筆高於法律、高於祖製,可以說是違法罪輕,違禦筆罪重。就比如有一個案例裡,說是徽宗先用禦筆指揮管理國庫的人支付步軍司廂軍按規定發給的錢物,然後又用禦筆直接批步軍司的奏章指揮禦史台審查,按道理來講這些都要經過三省的小議會,結果我們的宋徽宗直接禦筆指揮官吏了。接著呢,大理寺斷案結果已經下來了,宋徽宗又用禦筆改坐成“違禦筆”罪,而朝廷這邊又是說“奉聖旨”重新審,本來是有機會澄清的事情,結果宋徽宗又用禦筆表示不用審問了,否決了先前三省定下來的“奉聖旨”,直接用“違禦筆”定罪。

總之,宋徽宗將禦筆置於法律和祖宗製度上了,完全不管其他的,這讓他覺得自己非常牛逼,但他根本就不知道因為他的這種行為導致什麼糟糕的事情出現,有多少人因為他的操作受到危害,他這種行為簡直就是以私亂法,怎麼就沒有來說呢?那些文人不是慣會有違祖宗法製的說法來批判人嗎?他難道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弄出多少個假冒偽劣產品嗎?直接將國家的信譽給拉到最下麵了,感覺真的是換條狗比他當的好。】

【我磕的cp都be了:應該說換條狗都比趙佶、趙桓、趙構三個人都當的好啊!就他們做的那些事,還能有什麼好說的呢?想想宋徽宗,宋欽宗還有宋糕宗,做的那些兒破事。就說是金人第一次圍攻汴京失敗的時候,雖然當時守衛成功,沒有讓金人攻打進來,但情況也很慘。按照正常的邏輯,遇到這樣的狀況,是個人都知道應該吸取教訓,以免再發生類似的事情。結果我們的宋欽宗就像是忘記了這事情一樣,不僅沒有從第一次金人圍攻造成的慘狀中吸取經驗教訓,他還居然覺得金人不可能再來了。

哇的天啊!宋欽宗啊!腦子是怎麼長的啊!怎麼會對敵人抱有這麼離譜的幻想呢?

不過也是,第一次金人來圍攻的時候,明明有不少的勤王軍過來幫忙,加上全部人也要有二十多萬,要是宋欽宗是個懂點兒的人,他就應該好好的利用這二十萬軍將金軍打個落花流水。結果慘重也可以說宋欽宗根本就沒有進行合理的安排,既然不會這方麵,乾嘛不找個懂的人進行指揮呢?尤其特麼宋欽宗的腦子就像是被驢踢了,還是被高粱河車神趙光義坐的驢車的驢給踢了,要不然腦子怎麼會變得那麼蠢呢?居然在金兵撤退後,讓那二十萬人各回各家。

我的天啊![驚恐.jpg]宋欽宗啊!宋欽宗,你的行為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啊!因為覺得金兵不會再來,在李綱還有其他大臣的建議要在河北一帶建立防禦線的時候,給直接拒絕了。

你怎麼就覺得金兵不會南下啊?!就沒有想過建立防禦線後不僅可以有備無患,不至於等金兵來了以後突破重圍嗎?而且,金兵都已經圍攻過一次了,還抱有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到底是金兵給你灌了迷魂湯還是你根本就想著去北狩啊!】

【創亖完顏構:可能金國是他爺爺吧!也隻有這樣他才會抱有那樣的幻想。要不然我真的想不通為什麼他會有這種感覺,還下那種離譜的命令。就算覺得金兵不會來,建立防禦線也不妨礙什麼吧!搞不懂他的腦子,思來想去可能就是他祖宗的驢車踢了他的腦子,或者是他的小腦不發達,智商都被僵屍給吃了。畢竟咱是正常人,理解不了非正常人也屬於正常現象。

畢竟李綱和其他大臣這種提議實屬於正常人的邏輯,不管是防患於未然也好,還是本就該施行的方案,都對於國家沒有任何的危害。特彆是敵人都直接打到汴京來了,也能夠說明李綱他們提出建立防禦線的地方力量薄弱,既然有機會彌補,那就該好好的對待,而不是我覺得如何,我認為該怎麼樣,將這麼明顯的漏洞暴露在敵

人的麵前。

敵人看見了這種現象都要感謝你,所以宋欽宗是想要敵人的感謝嗎?專門創亖自家,然後貢獻給彆人。如果真是這樣,隻能感歎句他真是偉大啊![嘔.jpg]

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呢?!】

“有這種皇帝,會滅亡也是正常的情況!”處於宋朝前麵朝代的皇帝、文臣、武將看到這些內容,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了。

怎麼這朝代的皇帝如此離譜啊?!

你大臣都建議要防禦,竟然以自我感覺去決定相關於國家安全的事情?

有些人真的是非常不明白,也非常不理解。到底是什麼樣的自信才能做出那樣的事情呢?

如果換作他們,在遇到如此危險的境遇後定不會就此放鬆。

還有那禦筆案,就不知道那樣隨便會造成什麼樣的問題嗎?

是個有腦子點的皇帝都不會那麼乾!以至於趙匡胤心頭的怒火還未降下去又劇增,“真不怪神跡內說的,是條狗也比他強。瞧瞧都乾了些什麼蠢事啊!蠢死都算了,一個個的,難道朝廷就剩下他一個人了嗎?”

說著,氣不過的趙匡胤直接拔劍朝著趙光義刺去。

這行為使得在場的人都忍不住睜大眼睛,其中趙廷美有點驚慌的喊道:“大、大、大哥,您這是要殺二哥嗎?”

趙匡胤聞言,臉上浮現猙獰的笑容,盯著趙光義的眼睛慢慢說道:“怎麼可能啊?你大哥我怎麼會是那樣凶殘的人呢?吾隻是準備替你二哥去了這孽根而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