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新歲前,宮中傳來了一個極壞的消息。
宮中的韋妃早產生下一子,僅活了半日便死了,韋妃痛不欲生,抱著孩子死活不撒手。
“宮人們去抱那個孩子,韋妃像魔怔一般,一直說孩兒乖,孩兒聽話”
李椿聽白媽媽講時,也跟著哭了。
好人沒有好報,她多少個日夜的祈禱沒有如願。
韋妃的孩子死後,新後重新振作起來,召見了被冷落的萬才人,姐妹倆和和氣氣,每日都在一起聊天賞花。
新帝誇她們姐妹情深,萬才人重新獲寵,沒幾日,就連升兩級成了萬嬪。
萬家成了全大城最忙碌的府邸,攀附之人來來往往。
情深不過一瞬,活在痛苦中的隻有韋妃一人。
好事壞事,都是往事。
去年的新歲因公主鬨出的大禍,公主府冷冷清清的過了一個年。今年諸事平安,公主特彆吩咐除夕宴要大辦。
說是大辦,實則就是請謝太傅來吃年夜飯,謝太傅依舊帶著孟姨娘和謝斐來了,席間還是一貫的無人說話。
李椿曾好奇的問過謝夔,公主為何一定要請謝太傅,明知他不會來,明知他就算來了,也會帶著孟姨娘。
“一廂情願罷了”
李椿剪了窗花貼在謝夔的窗子上,和他一起守歲。
外麵的鞭炮聲傳來,劈裡啪啦,謝夔盯著站在窗前的李椿,輕輕說了一句:
“新年快樂,李椿”
李椿沒有聽見,她忙著與謝夔分享最近聽到的事。
在謝夔的教導下,李椿的字有了極大的進步,謝夔誇她進步神速。於是在初一這日,她給府中相熟的幾人都送了一條祈福帶。
謝夔的那條上麵寫著:
「願新春以後,謝夔吉吉利利,萬事都如意」
沒寫大公子,因為謝夔要求寫名字。
謝夔很滿意他的這個關門大弟子,去哪裡都讓李椿展示一番,順便換取一點銀錢。
慶王給的最多,花了十兩買了李椿寫的一個「福」字,沈良玉原想給,被李椿堅決的推辭了,還額外加送了一副對聯。
謝夔囑咐沈良玉彆對外說,他和她關係好才沒收錢的,實際是怕傳到慶王那裡找他退錢。
這日,謝夔帶著李椿去找了謝斐,孟姨娘收了對聯,笑盈盈的給了他一兩銀子。
“日後,我作畫你寫字,我們何愁吃喝”
回府的路上,謝夔算了算這幾日靠李椿賺的銀錢,已有了二十兩,分了一半給李椿。
李椿不肯要,第一次和謝夔置氣,說他這是招搖撞騙,她隻是一個丫鬟,他們願意買她寫的字,都是因為謝夔。
謝夔見她生氣,便不說了,並保證以後都不會如此了。
“可李椿,你的確寫的比我好”
他荒廢了練字多年,自然比不上她堅持不懈的練習。
公主不知從何處聽說了謝夔帶著李椿寫字賺錢的事,這才知曉謝夔在教李椿練字之事,晚間派了白媽媽出馬,對李椿一番敲打,讓她時刻謹記自己的丫鬟身份。
“大公子教你,是他好心,你彆有了不該有的心,那字不準再練了”
白媽媽敲打完李椿,又好言相勸了幾句,說即使大公子喜歡她,她的身份連妾都做不了。
“大公子再如何,也是公主的兒子,謝家的嫡長子,你一個無父無母的丫鬟...”
剩下的話白媽媽沒有說,李椿低著頭,說她知道。
李椿不再去謝夔的書房練字,謝夔問起時,找了各種理由推脫,說最近白媽媽有新規矩教她,她學得慢就不來了。
謝夔不知他娘找過李椿,以為她還在因寫對聯的事情生氣,心想也許等幾天就好了。
元宵節那日,新後設了宮宴,公主帶著白媽媽去了。沈良玉登門拜訪,後麵跟著裹的嚴實的謝斐。
沈良玉鬨著想吃上次的羊肉鍋,端來後,故技重演讓李椿坐下一起吃。李椿不肯坐下,推脫鳴翠找她有事,匆忙的走了。
“李椿這是怎麼了?”
謝夔攤手說自己不知道,少了李椿,沈良玉說她吃的無趣,吃了幾口不吃了。
她的父親是將軍,她在不同的軍營長大,那裡沒有主仆觀念和嫡庶之分,上了戰場,大家都是性命相交的同袍。
回了大城後,很多人巴結她,挽著她的手叫她沈姐姐,沈妹妹,背地裡卻和旁人說她粗鄙不堪,上不得台麵。
她喜歡李椿,因為惟有李椿的眼裡,她看見的是沈良玉,而不是沈家大小姐,她看見了她眼裡的真誠。
沈良玉無緣無故失去了一個她認為的「朋友」,下定決心搞清楚這件事。她偷偷跟在李椿後麵,見她進了廚房,和幾個丫鬟在聊天。
“李椿,你又去練字了,白媽媽可說了,讓我們看著你點”
“我知道的,我不練了”
李椿的聲音悶悶的,聽著像是有點傷心。
“你再練下去,公主也許就要趕你出府了”
那幾個丫鬟抱著李椿哭,說舍不得她,說大公子是天上的月,她們這種丫鬟是高攀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