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有空看劇本嗎?”孫有明問,“快放暑假了,拍一部應該沒問題吧?”
孫有明自己的新片也在製作當中,不過他這次的主角是個中年人,電影裡也沒有合適顧熠的角色,不然他就叫顧熠回來拍了。
不過他確實替顧熠撿到了幾個好劇本。
丁暉這個角色拓寬了顧熠的戲路,讓導演們看到他什麼角色都能駕馭,綜合演技和人氣,顧熠通常是他們的第一位選擇。
電影圈的地位不隻體現在演員片酬的高低,體現在誰是領銜主演,誰是特殊出演,更體現在看劇本的優先程度。
舉個例子說,嚴錫澤這一級彆的演員必然能優先看到劇本,隻有他覺得不合適的劇本才會遞給下一個演員。
現在顧熠也擁有了這種優先權。
屬於30歲上下演員的角色,導演們通常先考慮他,在他拒絕之後再交給彆的演員,而在顧熠之前,享受這種優待的是辛如晨。
辛如晨仍是歲月影視的第一順位,但《瀚海》的失利和競爭對手的崛起讓辛如晨的聲勢大不如前,他雖然仍有麵對其他演員的優越感,但他心裡清楚,他的優勢已經漸漸喪失。
顧熠問道:“有好本子?”
“親情題材的,你有沒有興趣?”孫有明道,“回頭我把合適的劇本發給你,你慢慢挑。”
“嗯。”顧熠剛剛應下,忽然想起一件事,“今年暑假可能沒空。”
“開演唱會?”孫有明問。
顧熠幽幽歎了口氣:“給老師打工。”
準確地說,是一邊完成課題一邊給老師打工。
他也不知道老師是怎麼看他對眼了,顧熠還沒讀完大一,還在為平時分努力提高出勤率,老師忽然問他,有沒有興趣讀他的研究生。
顧熠:“……”
這位老師平日惜字如金,行事作風也很樸素,但在大名鼎鼎的化院,對方也是排行前幾的教授。
顧熠認為,老師邀請他有兩個理由——
一,他長得帥。
這個可能性最大。
畢竟……最近快到下一年高考了,招生辦已經給他打過好幾回電話,邀請他參加生源大戰。
一,他個性毒辣。
具體表現在,他的同學們懷疑他本人和丁暉性格上有相似之處,遇上比較麻煩的實驗,都先推顧熠頂上。
因為丁暉是不由分說掏槍突突突派,他們覺得顧熠也應該是那種直接倒藥水派。
顧熠:“……”
彆忘了,沈遙是化學實驗的受害者,丁暉的戲份不如沈遙多好嗎?
總而言之,他還是大一的稚嫩新生,卻即將背負起讀研的重任。
也……不是不行。
如果他繼續讀研的話,恐怕就在這位老師手下,那麼,從大一的暑假開始,老師說東他絕對不會往西。
開始進入打工模式。
“京大課程這麼忙嗎?”孫有明猶豫了片刻,“算了,你學業為重。”
“孫導,我先看劇本,儘量湊出時間。”
“行。”孫有明痛快道,“這個題材你未必會喜歡,但是這部片子挺磨練演技。”
孫有明一向看好顧熠,之前顧熠爭奪雲星獎影帝失利,孫有明心裡也有些失望。
按孫有明對顧熠的預期,30歲之前顧熠應該能拿到雲星獎影帝,但拿影帝的前提是顧熠有過硬的作品。
和其他演員相比,顧熠的作品數量太少了些,就算他在《一枚信箋》和《殺機》裡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可在評委們的獲獎標準裡,資曆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孫有明的郵件發得很快。
顧熠上學和有其他活動期間,孫有明不會一封郵件一封郵件地打擾顧熠,他通常會一次性攢夠十個劇本,再拿給顧熠看。
《殺機》之後,遞到顧熠手裡的劇本翻了一番,反派角色有不少,還有那種真正的變態……這些角色顧熠全都不考慮。
他現在已經夠反派了,不能再摧毀自身的形象。
孫有明推薦的那部劇本,顧熠仔細看了,角色的年齡跨度從三十歲到七十歲,的確很挑戰演技。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父親對子女的愛。
從年齡跨度上看,新劇本和《山花》倒是有些像,不過它對情感的把控要求更高,顧熠必須演得很細膩、很接地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