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專 《原創》裡, 最受京大學子歡迎的既不是《愚人》,也不是《無憂無慮》,而是顧熠本人認證創作於京大的《原子》。
《原創》發行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化院生一旦參加校級文藝彙演, 《原子》絕對是必演曲目。
就連化院院長也在新生見麵會上強調本院的多元化——本院不僅培養了科學家、技術人才、學者, 也有文藝方麵的突出人才。
從某種程度上說, 顧熠看起來和化院其實挺不搭的,偏偏這人不管是寫論文還是做實驗,都是妥妥的化院氣質。
四專的新歌《大爆炸》同樣是在化院宿舍寫的, 但靈感卻源於《星際覺醒》劇組——大爆炸既是一種宇宙學說,也是一種化學反應。
顧熠覺得, 他大概是被許雋激勵到了, 《大爆炸》這首歌的創作要比之前的《原子》和《無憂無慮》順暢得多。
還有一首,歌名為《電影》。
於他而言,寫歌這件事的難度在降低,尤其是有靈感的時候, 顧熠還記得,寫《同舟》那一陣,他幾乎是輾轉反側, 把自己的全部情緒都傾注進歌曲裡, 才寫出了自己想要的感覺。
可《大爆炸》和《電影》都寫得很容易, 雖然後者不屬於那種很硬核的搖滾歌曲。
顧熠剛把自己的創作分享給隊友們, 忽然發現, 四專的十二首歌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湊齊了。
“寫歌確實變容易了。”何釗道, “漸漸就成習慣了。”
“《原創》宣傳期一結束,我就動手寫四專的歌了。”季遲發了個歡快的表情,“現在還有儲備。”
幾人裡, 劉鈞源的音樂之路發展最順暢,而季遲則在《愚人》大爆後收到了不少音樂合作的邀請,百千娛樂新推男團的主打歌也是請季遲寫的,謝行嘉也寫了一首,用粉絲們的話說,百千娛樂勢要榨乾季遲和謝行嘉的最後一絲價值。
當初報名《星之戰》的時候,季遲和謝行嘉都不是百千娛樂旗下最紅的練習生,百千娛樂也很少傾斜資源給兩人,然而,活動這幾年,季遲和謝行嘉的發展卻超過了百千娛樂力推的任何一個男團。
青檸台的《Unlimited》讓粉絲們再一次見證了兩人的實力,雖然是作為導師,謝行嘉和季遲積攢的粉絲數卻不遜色於節目的人氣選手。
對於四專,顧熠幾人的想法都是先緩一緩,結果緩著緩著,歌曲卻已經足夠了。
顧熠輕輕歎了口氣:“每次都是我在最後。”
“因為你最忙。”何釗給顧熠丟了個貓貓摸頭的表情包,“什麼時候有空回來一趟?”
“最近應該就可以。”
仔細想想,三專和四專的間門隔期幾乎是幾人出道以來最久的,粉絲們沒有太熱切地催促,但這一年裡,合體的時間確實不長。
如果金弦獎沒有鬨出去年的風波,成員們一定會正常參加的。
……
顧熠找老師請了假,順便把自己打算寫的論文框架給老師看了看。
“沒什麼大問題。”老師笑了笑,“細節上要稍微注意一些。”
不過老師還是順手給顧熠推了幾本書,是他最近去參加學術會議領回來的手冊顧熠一臉茫然地領了書,又想到許雋要檢查的作業,頓時覺得人生一片昏暗。
當然,他最近沒有當導演的計劃。
不過許雋的薦書不僅能啟發新導演,也能給顧熠平時的拍攝增加一些靈感,顧熠看她的薦書比看論文還慢,幾乎翻個五六頁就要做厚厚一頁筆記。
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直到拍完《山花》後,顧熠才把演員這份工作當作自己未來會從事的工作之一——畢竟他已經能駕馭年齡跨度大的角色,拍戲自然可以一直拍到老。
而他作為偶像的職業生涯未必會長。
不僅是顧熠一個人這麼認為,季遲他們也有一樣的想法,從某種程度上說,自出道的第一張EP《夏花》起,就一直在轉型。
作為唱跳偶像的話,他們的職業生涯可以堅持到35歲。
而作為歌手,他們可以唱到60歲。
《原創》這張專輯讓成員們的創作實力得到認可,一邊寫一邊唱,哪怕有一天唱不動了,他們的創作生涯也是沒有儘頭的。
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出到第三張專輯,這是成員們在出道之初從未想過的。
就好像……從成團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已經走上了一條和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的道路。
參加《星之戰》之前,顧熠從來沒有把創作這個詞和自己聯係起來過,所以他也很難保證,在未來的某一天,自己會不會以導演的身份踏足電影圈。
……
回S市的這天,S市的氣溫已經降到了10度以下,顧熠和季遲他們合體的次數雖然不多,但這半年裡,的每一位成員都去京市參加過活動,自然也和顧熠見了麵。
“顧老師!”
楊艇撲過來就要給顧熠一個擁抱,卻被顧熠閃身躲過,抱住了肥嘟嘟黑乎乎的可rua。
可rua已經從小煤球長成了大煤球,眼珠子骨碌碌的——隻要它在工作室,客廳半夜必然是要開燈的,不然它和黑夜融為一體,一不小心就會踩到。
顧熠捏捏可rua的爪子,再摸摸它的臉,可rua表情雖然有些嫌棄,不久後卻躺平任摸了,顧熠摸著一手軟毛,心裡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