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也是投資人之一,太虧的話是會心疼的。
雖然——這是他副業的收入。
京市演唱會的現場,唱了《星際覺醒》的主題曲,這首歌依然是由喻佩演唱,作詞和作曲卻來自劉鈞源。
劉鈞源的創作風格有一點憂鬱,寫給《星際覺醒》的主題歌便大氣而蒼涼,放眼整個歌手圈,唯有喻佩的聲音最貼合。
這也是《星際覺醒》宣傳中的一環。
就算巡演再忙碌,顧熠也兢兢業業地發著和《星際覺醒》有關的視頻。
電影一共出了三組宣傳片,第一組是以人類的視角,第二組以外星人的視角,第三組則是以主角陳灃的視角。
《星際覺醒》也是小說改編,對電影感興趣的觀眾早就對原著的劇情有所了解,電影的宣傳片一出爐,觀眾們就被影片中眩目的特效驚住了。
準確地說,不是那種用綠幕摳出來的弱智到極點的特效,而是那種帶有工業的厚重感、鋒利而壯觀的特效。
人類抬起頭仰望星空,仰望佇立在地球的鋼鐵城堡,還有夜色之中,已經彌漫的戰爭的硝煙。
《星際覺醒》所呈現出的場景,隻要稍稍一看,就值得屏住呼吸。
那種壯烈之感,那種人在星球之中的渺小感,和冷硬的建築所構成的未來感,千言萬語化作兩個字——有錢。
“本特效行業從業者表示,不要小看了宣傳片裡的鏡頭,真的巨貴。”
“不是特效行業從業者也能看出很貴,飛船的細節都看得很清楚,烘托的氣氛和主題曲一搭配,不去電影院看真的不行。”
“話說,隻看了預告,我就在心裡斷定《星際覺醒》不會是爛片了,畢竟咱也看過許雋導演不少電影,能讓她砸鍋賣鐵拍的片子絕對不會差的,顧熠也投了錢吧?我現在挺相信顧熠的眼光。”
“+1,因為《一枚信箋》、《殺機》和《山花》都看了,去看《星際覺醒》順理成章。”
看過宣傳片後,嚴錫澤和張繁都給顧熠打來電話:“怎麼不找我借錢?”
顧熠:“……首先,我不是導演。”
“其次,你們不怕虧嗎?”
“如果《星際覺醒》全程都是預告片裡的畫麵,這樣的片子就算虧了,也足夠在影史留名了。”張繁深深歎了口氣,道,“當導演的,誰不想拍出這樣的電影?”
他這話出自真心。
哪怕預告片隻泄露了一絲電影的細節,卻足夠張繁去猜測拍攝中的動態了。
就算《星際覺醒》曲高和寡,不能被觀眾所接受,但張繁依舊佩服許雋放手一搏的勇氣。
他是很難做到像許雋那麼乾脆的,也很難如對方那般放手嘗試。
顧熠接完《星際覺醒》,張繁聽他透露過拍攝中的一些細節,不過當時張繁沒有太在意,但從《星際覺醒》宣傳期開始,不管是預告還是劇組放出的物料,都讓張繁產生了一種震撼感。
“希望這部電影能成功。”張繁道。
“我也希望。”
“那樣就不止一部《太空漫步》了,以後會有更多科幻片,我說不定也有機會嘗試。”張繁和顧熠聊了會,忽然道,“我去和許導聊聊,向她討教討教。”
嚴錫澤則埋怨顧熠拍了部好電影,都不惦記著替他要一個角色。
顧熠:“等我當了導演,我讓你一部戲演24個角色。”
“萊昂納多已經演過了。”
“那你比他多226個角色,不用客氣。”
嚴錫澤:“……”
算了,他大人有大量,不和顧熠計較。
根據顧熠的分析,《星際覺醒》裡確實沒有適合嚴錫澤演的角色,加上他身價太高,從一開始就不在許雋的考慮範圍內。
“片酬高也不是好事啊。”嚴錫澤感慨道。
他認識顧熠的時間不長,是從那年的雲星獎頒獎典禮開始,但嚴錫澤仔細分析過,顧熠的演員之路雖然順暢到不可思議,卻不是他能夠複製的。
舉個例子說,《山花》這一類劇本會遞給顧熠,卻絕對不會遞到嚴錫澤手裡,因為顧熠的片酬《山花》劇組出得起,而嚴錫澤一個人的片酬就能抵《山花》的拍攝成本。
顧熠憑《山花》拿影帝後,有媒體說,顧熠會是下一個嚴錫澤。
但嚴錫澤本人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他第一次拿雲星獎影帝是30歲以前,沒有顧熠那麼早。
除此之外,顧熠的票房成績就算他也忍不住羨慕。
太難了。
顧熠絕對不會是下一個嚴錫澤,隻會是更強的顧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