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為了達成和的這次合作, 《都市》動用了雜誌自身能用得上的所有資源——在娛樂圈裡關係不錯的朋友,譬如嚴錫澤和鄭雁琳,都為雜誌說了話。
那次邀請容融, 隻是《都市》一貫的路線, 雜誌方麵也沒有料到金弦獎主辦方會做票,但當時封麵已經拍了, 撤回也來不及。
袁承聽了隻是微笑。
說一家一線雜誌沒有備選封麵,他無論如何是不信的,《都市》恐怕是想蹭金弦獎的熱度的, 隻是熱度沒蹭到,反而讓自己的口碑跌了。
但這些話直白說出來就沒意思了,袁承並不是愛主動揭短的人。
他給當了這麼久的經紀人,對娛樂圈的人情世故熟到不能再熟, 以前袁承或許還會爭一爭, 但已經走到這一步了,有些事情他也懶得計較。
拍哪家雜誌的封麵都無所謂, 顧熠幾人沒有特彆偏愛的雜誌,也不需要靠雜誌升咖, 和《都市》雜誌是合作, 和《時尚》雜誌也是合作, 沒什麼區彆。
《都市》雜誌的確提供了不錯的條件——在拍攝中給足夠的自主權,為擇定曆史、口碑、文化底蘊都不錯的合作品牌,除此之外……
相對來說, 在合作上, 《都市》是能給出最大讓步的一家雜誌,同時收到了《時尚》和《潮流》的邀約,但《都市》的姿態是最低的。
《時尚》和《潮流》依然有時尚圈的那份優越感在。
雙方的合作意向已經達成, 隻差最後簽合同了。
“什麼?”
一大早,《都市》主編辦公室便傳來一陣輕呼:“韓漫語答應了邀請?還指定了月份?”
“我這邊合作都敲定了,月份當然是給九月,你忽然說行,Alice,就算是你,我也不能讓步的。”
對方那頭不知說了什麼,主編緊鎖的眉頭舒展開,聲音也略微放低了一些:“這樣啊,好吧,我去和對方提一提。”
她已經不知該怎麼辦了。
韓漫語的名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是國內為數不多闖美成功的女演員,演過兩部商業大片,入圍過金球獎,近幾年韓漫語的事業版圖都在海外,國內的邀約她已經很少接了。
但偏偏這次,她答應給《都市》拍一期封麵。
《都市》之前確實邀請過韓漫語,但對方的經紀人Alice隻說會考慮,雜誌這邊隻認為對方是托詞,可偏偏韓漫語真就答應了。
以她的地位,不可能上“金九銀十”的銀十,但她給的承諾也是九月刊。
韓漫語還是?
主編思索片刻,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的確,的合作是《都市》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機會,但前提是韓漫語沒有突然接受邀請。
論在影視圈的影響力,顧熠雖然有百億影帝這個身份在,卻是韓漫語的後後後輩。
如果韓漫語上九月刊的話,上十月刊並不會顯得跌份。
《都市》主編當即聯係了袁承。
她本以為,隻要擺出韓漫語的名號,袁承會願意讓步,可袁承的語氣比她想象中更堅定。
“我們願意選擇《都市》,就是因為不想被輕易取代,既然這樣,合作就沒有必要了。”
“但是韓漫語……”
袁承平日一向很好說話,但今天,他反而顯露出了少有的強硬:“你們有選韓漫語的權利,我們也有拒絕的權利。”
掛斷電話,袁承麵上一片冰冷。
是的,他並不否認韓漫語此前在電影圈取得的成績,即使在海外,對方都屬於發展比較順利的演員。
然而,為什麼就非讓不可?
就像容融的國際專輯到金弦獎就能拿最佳專輯一樣,海外什麼亂七八糟的破爛都能擺到前麵嗎?
論專輯銷量,比不過那些榜單上的歐美明星嗎?
論票房,顧熠個人的票房就有近20億美元,片均票房接近5億,放在好萊塢,這也是絕對的一線戰績。
去海外就像鍍金了似的,去過一次身價倍增,回來就能合作最頂尖的演員,拿最高的待遇,這些袁承都能理解。
他唯一理解不了的是,為什麼就非得低人一等?
談好的合作說撤就撤,好像求著它 《都市》似的。
他這邊氣呼呼的,一看顧熠他們,玩貓的玩貓,寫論文的寫論文,跟沒事人似的。
“彆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注1)
楊艇脫口而出的一句讓袁承血壓飆升,仿佛回到了給小孩輔導作業的晚上。
“我氣什麼?”袁承呼了一口氣,被楊艇一打岔,他心情倒是好了不少,“我氣他們崇洋媚外。”
“咱們不是早就知道了嗎?”謝行嘉衝袁承揮了揮手,袁承以為對方有話要說,結果站到麵前,謝行嘉往他嘴裡塞了根蝦條。
還挺好吃。
“這封麵,不拍也沒什麼。”顧熠心態平和,“反正我們上鏡也不如可rua好看。”
“是吧可r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