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和《當我撫摸熊貓》哪首更好聽?
如果可以的話,粉絲們很希望創作者本人站出來投票。
顧熠:“我選《二氧化錳》。”
粉絲們:“……快閉嘴。”
在《二氧化錳》的威力下,《殺》和《無畏的魚》都隻能繳械投降。
畢竟二氧化錳殺不了,魚吃了二氧化錳會死。
《變色》發行之前,業內本以為,在國內的歌迷市場已經飽和了,但這張新專依舊為帶來了更多的歌迷。
國內雖然沒有白金銷量鑽石銷量的認證,但的每一張專輯都至少是白金以上的水準。
比銷量,一直不輸,而新專的傳唱度更是好分辨——在發新專的半年裡,無論粉絲們身處哪一家商場,都至少有一家店鋪在放的歌。
……
鮑勃是一個音樂愛好者。
他收藏了很多歌手的專輯,70年代、80年代就風靡全球的歌手,他甚至有最早的磁帶專輯。
鮑勃每天會在自己的主頁分享一兩首歌,從歌手們一戰成名的金曲,到那些為人所忽略的冷門曲目,鮑勃的分享總會引來一片共鳴。
他分享的小眾歌曲不僅包括國內歌手,也包括本土外的其他語言的歌手,在他看來,無論使用各種語言,音樂本身是共通的。
但鮑勃也承認,進入近十年後,各地樂壇的出品質量都大不如前,雖然社交網絡加速了一首歌成為全球爆款的可能,但那些值得聆聽的曲目卻變少了許多。
鮑勃不由懷念起了歌手們在專輯排行榜上廝殺的年代,billboard排名前五十裡都能挑到許多好歌。
鮑勃的推歌來源一方麵是他自己的搜集,另一方麵則來源於粉絲的推薦。
粉絲的口味和他未必完全相同,卻也讓鮑勃找到了幾位值得關注的歌手。
鮑勃查看了一下自己收到的最新消息,粉絲推薦的是一個華國組合的專輯,組合名叫,意思是皇冠。
看到組合名的一瞬,鮑勃開始以最壞的念頭去看待這張專輯。
作為音樂人,鮑勃並不喜歡非英語地區的歌手選用非本土語言的名稱,那給他一種拋棄自我的感覺,通常來說,這樣的歌手很難擁有出眾的專輯。
如果歌詞裡再夾雜幾句英文,他會覺得很奇怪。
鮑勃不會中文,他隻是習慣性地點開粉絲的分享鏈接——這個組合並沒有在北美發專,但他們的歌曲已經在TT上傳播開了。
鮑勃先聽了第一首歌,歌詞他聽不懂,但歌曲的旋律卻給他一種要繼續聽下去的衝動。
出乎他意料的好聽——不僅是歌曲本身,還有歌手對歌曲的駕馭,在鮑勃看來,這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組合,雖然他們擁有著稚嫩的麵孔,但他們清楚知道如何將一首歌塑造出最完美的效果。
出色的音樂+出色的演繹,一首歌做到這一步已經是成功。
然後是第二首、第三首,歌曲的完成度、旋律、唱功……都棒到不可思議。
鮑勃不認為這張專輯會出自一個籍籍無名的組合,他便向粉絲詢問了更多信息。
就像發掘了一個寶藏作者,想一口氣把他的書讀光一樣,鮑勃對也是一樣的心態,他想一次性聽完他們所有的歌。
竟然整整五張專輯!
在聽到倒數第二張專輯時,鮑勃去常去的論壇上搜索了的名字,他發現,像他一樣突然了解,又想進一步了解的歌迷有許多。
在華國,是很厲害的歌手,他們的歌曲都是自己的原創。
這些信息被鮑勃一絲不苟地記了下來,對待音樂,他有比其他人更多的耐心和專注,這也是他能從一群音樂博主裡脫穎而出的原因。
他一張張專輯聽著,花了足足一整天去聽專輯,又花了兩天時間了解歌詞描寫的內容,雖然累,但他有種寶藏即將被發現的喜悅。
“嘿,夥計們,這次我分享的歌,你們必須聽聽看,它太酷了……”這一天,鮑勃的分享比任何時間更長,為了挑出第一首分享給歌迷的歌,他花了很久,因為他覺得每一首歌都很難抉擇,很有分享的意義。
鮑勃甚至貼心地配上了歌詞的釋義。
海外的視頻平台上,的舞台一直有觀眾在看,鮑勃這次分享的《企鵝街111號》就配上了舞台的鏈接。
果然,幾分鐘之後,他粉絲的反饋一個個來了:“我喜歡這首歌!!可愛又酷!!”
“我知道他們,我華國的朋友推薦過他們的歌。”
“很遺憾,我很難在北美聽到這樣的歌曲,為什麼這些歌不能在北美發行呢?”
鮑勃靈機一動,作為音樂博主,他有音樂發行公司的聯係方式,他知道北美的發行商通常不願意做海外歌手的專輯發行,但他還是向Magroove和Distrokid這類發行公司進行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