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瘋狂報複,先買十張《機戰風暴》的電影票,和各位被帥比傷到的壇友一起去看。”
於是在京大論壇上,虛假的學術競爭=在研究和論文上贏過對手,真實的學術競爭=買對手的對手主演的電影看。
對自己登上化院官網的事,顧熠內心有一點小驕傲。
雖然他不是第一次上官網了,但……作為一個正經的化院學生,他第一次靠化學研究上了官網。
以前上官網都是因為和化學毫無關聯的事。
“顧老師牛逼!!”
“如果篇幅更大一點,更能體現我們顧老師的偉大氣質。”
當顧熠把豆腐塊大小的版麵截圖發群裡的時候,隊友們的態度比他想象中更加敷衍。
確實,他占據的版麵並不大,但這已經是他在京大讀書的第N年,終於在學業上有了那麼一點小成績,這難道不讓人感動嗎?
“哇哦,好感動。”
“真的好了不起哦!”
“既然你這麼感動,不如回來請我吃火鍋。”
顧熠丟了一個貓咪揮拳的表情包給楊艇,這人還惦記著吃火鍋,明明上回剛吃完嘴上就長了個大包。
……
在京大,顧熠和朱教授討論了一下後續的研究方向,究竟該怎麼去研究,顧熠心裡有數,但朱教授比他更敏銳,總能直截了當地挖到顧熠研究中的問題,告訴他下一步應該繼續怎麼辦。
這樣的導師能幫他少走很多彎路。
對自己的研究,顧熠並不覺得一定會有一個明確的結果,可朱教授的沉著冷靜卻讓他有了更多信心。
“化學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朱教授笑道,“你可是演過《一枚信箋》的人。”
“老師,您也看網文?”
“《一枚信箋》上映之後,咱們院的報名人數比前一屆和後一屆都多,化學發展的過程中,的確有很多沈遙這樣的人,實驗完成之前,沒有人能保證自己一定會成功。”
再過不久就要進組拍《亡國之君》,顧熠格外珍惜在學校裡的機會,他幾乎爭分奪秒般和朱教授交流,渾然不知自己又一次上了熱搜。
……
學術界有什麼成果,媒體多少是要報道一下的。
京大化院這邊,朱教授是成名已久的學者,他的動向一向是業內關注的焦點,這次顧熠發了一篇《Angew》,也算是朱教授的課題組出的成績。
“近日,京大化院朱文教授課題組在《Angew》發表論文……化院研究生顧熠為第一作者,朱文教授為通訊作者……”
“針對此次研究的成果,顧熠在化院進行了分享,在分享會上……”
正規媒體與科研媒體的報道一向少人問津,報道發出去之後,除了業界的同行,並沒有太多人關注這一則消息。
但報道恰好發了一張分享會的照片,雖然清晰度不夠高,是在後排學生的角度拍的,顧熠身後又有投影儀幕布,便顯得他整個人特彆黑。
可就算這張失真的照片,他的帥氣依然是能夠看出來的。
於是在自媒體和一些短視頻號筆下,他的分享會就成了——
《驚!京大高顏值研究生發現新成果,疑影響化學行業發展!》
《京大帥氣研究生網上走紅!》
《京大校草發表重量級論文!》
自媒體用震驚體用慣了,網友們更是對“高顏值”這三個字ptsd了,不用看都知道這三個字真實的含金量究竟有多低。
“我倒要看看顏值有多高。”
一點開文章,真就……挺高。
何況文章原鏈接是京大化院官網,那就意味著,京大確實有這麼一場分享會,也有一個長得不錯的研究生。
自媒體一炒作,京大化院出了個帥比研究生的事自然被越來越多人知道了。
於是……
“這人不是顧熠嗎?”
“是誰把顧老師的臉挪過去了嗎?京大化院研究生顧熠……臥槽,是顧老師本人!!”
“????快去翻官網鏈接。”
在涉及顧熠的事情上,粉絲們的行動力可謂相當迅速,很快就翻到了化院官網的原文。
這次粉絲們百分百確定,不是P圖,不是AI換人,那個化院研究生顧熠就是顧熠本人。
顧熠對自己在京大讀研這事其實挺低調,到了研究生階段,他的同學們忙碌於學業,也很少會在網上發和他有關的消息。
不少人都和顧熠認識五六年了,顧熠又不是紙幣,看多了也就免疫了。
“……首先,我就像一個文盲一樣,根本不知道他寫了什麼文章。”
“貌似這個雜誌是化學方麵蠻厲害的一區期刊,top級彆的。”
“?????《Angew》??????”
“作為一個真情實感的顧熠推,被研究生論文逼瘋了的我表示,現在我已經沒有愛了。”
“沒有人會對卷王有愛!!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到底他是愛豆還是我是愛豆啊!”
#愛豆過於牛逼,顯得本人過於不學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