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看看海外黨發現了什麼?】
【我想找幾首新歌聽一聽的, 居然在最常用的音樂平台看到了——新專的宣傳,容樓主截個圖,這事還挺神的。】
【這個平台真的是北美最大的音樂平台之一, 我周圍的同學聽歌都用它, 這周有位女diva發新專,她的版麵是最大的, 結果滾動條後麵居然就是,簡直震驚到我了。】
樓主的IP定位在海外,對方發的截圖雖然全是英文, 但占據畫麵中心的的確是的頭像和新專的封麵。
雖然對於的介紹是band而非group,這大概是翻譯的錯誤。
【我留學四年,這是第一次看到咱們國內的歌手被這麼鄭重其事地宣傳。】
【之前《北方周報》不是警告過的威脅嗎?當時讓上了好幾回頭條, 這次發新專,《北方周報》又開始罵了。】
【這年頭,讀《北方周報》的都是傻子, 在北美當地,《北方周報》都是特彆排外特彆愛造謠的報紙, 當地人根本不買,不過能被《北方周報》這麼惦記, 皇冠團的人氣還是很不錯的。】
其實並不愛宣傳所謂的 “全球同步”、“全球首發”, 看到這樣的字眼, 幾人反而會覺得尷尬——眾所周知,就算是“全球發行”,購買力依然是以國內的粉絲為主。
不過能在大平台上宣傳新專, 已經邁出了拓展海外市場的第一步。
……
“敲碗等新專,我命中注定的《狂想曲》。”
“好了,接下來一個月聽的歌有著落了。”
“六專快發了, 七專也一定在準備了吧?生產隊的驢都不敢這麼歇!七專接《狂想曲》,一步到位,我下個月能聽到吧?”
“笑死,皇冠團可聽不得這個,心態會爆炸的。”
對於整個華語歌壇而言,發新專也是一件大事,樂評人們等著點評《狂想曲》這張專輯,業內期待為樂壇帶來更多新鮮元素和驚喜,延續《變色》這張專輯的輝煌……
不僅僅是一個組合,更是近幾年最能代表華語樂壇的歌手。
從某種程度上說,扭轉了業內對於偶像組合的偏見——未必所有的偶像組合都和一樣,但隻要和有一點相似之處,就能夠為樂壇的輝煌創造力量。
“橙皮”這些粉絲們當然更期待著的新專。
她從《夏花》聽到《變色》,終於到了《狂想曲》,以前她說的歌陪伴她整個青春或許有些誇張,但現在卻是事實。
她也年滿30,在大眾的認知裡,這不是一個青春的年紀,但她依然在追,依然看動漫,喜歡一切可愛的東西,的歌給她一種自己尚在青春的感覺。
這或許是因為——無時無刻都活力滿滿。
喜歡著這樣的偶像,心情不自覺間會變得很愉快。
《狂想曲》這張專輯她期待了許久,的歌她反反複複去聽,顧熠的電影她一部一部看,不管彆人怎麼想,她心情低落的時候,是支撐著她一路堅持下去。
再沒有哪個偶像會像一樣給她力量。
“橙皮”不擅長交朋友,但因為追,她成為了年輕粉絲裡可靠的姐姐,成為了 “被顧老師送演唱會門票”的元老,很多朋友都來自這段追星經曆,就算出去旅遊,在每個地方都能遇到熟悉的朋友。
“橙子姐橙子姐,新專彆忘了買!”
“可惜我下午要考試,恨,什麼考試非得放在11月啊,我的人生不能沒有專輯聽!”
“垃圾樂聲,網又卡了,時間還沒到呢,虧我斥巨資買了年卡。”
“橙皮”一邊聽著群裡小夥伴們各種侃,一邊靜靜等待著《狂想曲》上線。
她對盲目信賴,從來不懷疑《狂想曲》這張專輯的質量,就算質量差一些又怎麼樣呢?每個歌手都有巔峰有低穀,沒有人永遠爆紅。
追求的也不是流量和人氣,剛出道的那陣,幾人或許這麼想過,但從《夏花》那張EP開始,幾人就走上了一條和流量截然不同的路線。
舉例來說,前幾年楚馳的《derella》還能和一較高下,現在每年都至少爆三五個流量,楚馳沒有作品支撐,隻能看著粉絲轉投更加年輕的偶像。
粉絲的選擇永遠是最多樣的。
明星不想被選的話,隻能讓自己先掌握主動權。
……
上午9點,《狂想曲》正式上線。
“橙皮”經驗豐富,數到了9點10分,她才不慌不忙地點了進去,事實證明,“樂聲”的網絡的確擋不住瞬間擠進去的人流,幸虧隻是有些卡,沒有癱瘓,“橙皮”等了一會,就買下了這張專輯。
即使作為粉絲,她也想誇一句專輯物美價廉,當初《荒誕的真實》是怎麼定價,《狂想曲》還是怎麼定價,完全沒有圈錢的意識。
一張專輯能賣上千萬張,定價提高5塊錢的話,也能實現一個小目標了。
“真的,皇冠團壓根不給咱們花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