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243 北美市場 反響(2 / 2)

“樂聲”平台早在幾人還在國內時就報了喜,平台方對此自然是美滋滋,客觀來說,在海外辦一場演唱會其實不如在國內的利潤高,畢竟要克服的環節更高。

但對“樂聲”而言,這是它將歌手推向海外市場的第一步,能售空門票已經是一場巨大的勝利。

在這之前,“樂聲”隻猜測到的銷量會比它的前輩們略好一些,卻沒想到,居然輕輕鬆鬆破了多項紀錄。

不管怎麼說,能賣出票就是勝利的第一步。

“樂聲”已經在籌備推進接下來的海外巡演,畢竟海外不隻北美一個市場,北美也不隻有一座城市,除了北美市場外,歐洲市場,亞洲其他國家……

除了K國以外,“樂聲”認為,可以在任何國家舉辦至少一場演唱會。

畢竟……的名聲在K國實在差勁到了極點。

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這並不是的錯,而是K國人根本接受不了在北美走紅這件事。

北美演唱會門票售空的消息一傳出來,K國媒體立刻進行了大肆報道,比國內媒體還勤快,他們所報道的卻不是在海外走紅的情形,而是 “利用廣大留學生和華人”、“社區贈票,為打造北美爆紅人設不擇手段”……這麼一編,“樂聲”方麵見了都歎為觀止。

偏偏國內不少營銷號也跟進了這些報道,指責 “丟臉丟到了國外”。

這就和上次被汙蔑抄襲是一樣的,真相還沒有揭曉前,讓先反思就對了。

彆的“樂聲”不清楚,但北美演唱會的門票的確在幾個小時內就被賣空,這已經比國內市場的速度慢了許多——在幾個小時內賣掉一萬多張門票,至少“樂聲”並沒有這樣的能力和號召力。

真有這種本事,它壓根不需要搞音樂平台,去給政客助選不是更方便?

“我都看不下去了。”

“樂聲”平台和K國一直有合作,隻是這幾年漸漸少了,這種涵蓋了全球音樂的平台裡,一個共識是明確的——K國歌手非常難搞。

不管他們在本國的人設多麼有親和力,到了國內,各種條件配備必須是最頂級的,參加活動的費用也不低,除此之外,他們本土的音樂公司給“樂聲”的利潤也很低,“樂聲”充其量隻起到一個傳播的作用。

“人家都能練腹語罵人了,一般人學得來嗎?”

平台負責人:“……英超和西甲怎麼沒學這套?”

球員們把這招學會的話,唇語專家就要失業了。

“主要是搶了人家的生意,你我不覺得,那邊也不會有這種想法,但K國那邊就會覺得,的人氣越高關注度越高,就越是會對他們在北美的發展產生威脅。”

“樂聲”負責人隻能感慨,幸虧沒見到K國網友是怎麼罵他們的,翻來覆去一直在罵,難聽也就算了,偏偏連暗喻和陰陽怪氣都不會,隻叫人瞧見滿屏的西八。

“也未必瞧不見,但在乎嗎?”

平台負責人微微一笑:“這倒也是,都揍過一次了,還會怕揍第二次?”

……

徐格樂拿著票,在去演唱會的途中,他不止一次地和小夥伴感慨:“人真的超級超級多!”

徐格樂一直是的歌迷,的一巡二巡他都錯過了,原以為出來留學之後想聽的演唱會會很難,誰知今年恰好在北美開巡演,他又恰好搶到了一張票!

雖說這場演唱會的規模不如國內那麼大,但徐格樂一眼看過去,體育館裡滿滿當當都是人,就觀眾來說,真的不算少了。

何況觀眾也不止他這樣的留學生,白人和黑人都有,他旁邊就坐著一個大金毛,都到傍晚了還用帽子遮得嚴嚴實實,不過他那頭金毛是怎麼都遮不住的。

徐格樂不得不感慨,的海外人氣要比他想象中火爆得多。

不過和某些一年上五百回熱搜的組合相比,的營銷是真的少,少到徐格樂覺得,自家愛豆是不是視金錢如糞土。

“這也未必,可能是真的能賺錢。”他的小夥伴謹慎分析道,“上熱搜要買推廣,闖美要買推廣,真正賺錢的就是演唱會和商務,但是這些收入要扣掉營銷的費用,但是這方麵的需求就很少。”

“確實。”徐格樂覺得言之有理。

在北美的這場巡演,以《荒誕的真實》開啟,這首歌在國內和海外的人氣都不低,才剛開嗓,徐格樂就忍不住尖叫起來。

再看場中,其他歌迷的心情也和他一樣。

“行走的CD機!!!”

這是徐格樂第一次聽的演唱會,的聲線他已經熟到不能再熟,這首一專的主打時隔幾年依然被演繹得如此出色。

唱功、氛圍、帶動舞台的能力……一切都是最頂級的。

徐格樂無法理解的是,在前後左右的歌迷都很嗨的情況下,他身邊的金毛卻雙手抱胸一臉冷漠,徐格樂百分百確定,對方甚至沒有發出過聲音。

有病吧這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