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剛剛說的話忽略哈,這不是重點。】
嬴政翻了個白眼。
“寡人倒要看看,這個韓非是什麼人?”
【韓非, 或者可以稱他為韓非子,韓國貴族出身, 是李斯的師弟, 荀子的弟子, 這輩子的目標就是學有所成, 報效祖國。】
【可以說是非常的熱血勵誌了。】
【小鱷魚說你好老婆:既然提到了荀卿, 就不得不感慨了, 這確實是個很會教書的大佬啊, 教出來的弟子青史留名的好幾個。孔子的徒弟裡麵有七十二賢人,但是他們的名氣大部分都是孔子帶來的。荀子的弟子可不是, 人家是自己搏出來的,還順便把老師的名氣又往上吹了一波。】
【北笙:但是又不得不默哀, 因為大佬教出來的最厲害的徒弟全部跑去了彆家(哭笑不得)。】
【南方難依:好在不是跑去了墨家,要不然大佬估計都氣死了。】
儒家墨家死對頭, 雙方的“感情”比海還深, 這誰還不知道?
大秦廷尉李斯看著天幕, 愣了一下,回憶了一下自己的師兄弟們, 隨後也有一種啼笑皆非之感。
同一時間, 還是少年郎的李斯看著天幕,捅了捅身邊的韓非:“韓非, 看,天幕上的小娘子提你呢。”
他的眼中不可避免的帶著一絲羨慕。
能被天幕肯定的才華,又是青史留名的人, 韓非不管是學成回國,還是去其他國家,一定都會受到重視。
“李斯、師兄,也、也有、大才。”
韓非乾巴巴的應了一聲。
和善於交際,精明乾練的李斯不同,他雖然文采斐然,但確實不善口齒,因為這個原因,這些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李斯和他做了那麼多年的師兄弟,對他的情況也是知道的,沒說什麼,而是繼續仰頭看著天幕,正好讀到那一句。
“老師最厲害的徒弟?”李斯愣了一下,隨後自信道,“肯定有我。”
荀卿忍不住回頭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就這麼有信心?”
李斯道:“自然,老師門下的眾位師兄弟,皆是有才之人,但我李斯自視才不遜色他人。”
最關鍵的是,即使大家學問差不多,但是整個師門裡以他最精通人情世故,這是其他的師兄弟怎麼也比不了的。
出仕,可不是隻看文章的。
他瞥了一眼埋頭看書的韓非,眼裡劃過一絲可惜。
要不然韓非這樣的文采,也不會被韓王埋沒。
【荀卿門下的弟子,最出色的當屬韓非、李斯、張蒼。】
【張蒼的才華真正顯露出來在漢朝,我們這裡就先不提他了,著重來講講韓非和李斯這對師兄弟。】
“果然,是、師兄呢,”韓非也為李斯感到高興,笑著道賀,“師兄,必能、心想事成,封侯、拜相。”
李斯沒想到,他前腳還在羨慕韓非,後腳也被天幕點名,一時間有些誌得意滿。
“師弟你也是,有天幕為你背書,將來韓國國君必定能慧眼識珠,你光複韓國的夢想必能成真。”
提到自己的目標,韓非也勾起了笑:“謝師兄、吉言。”
【韓非的夢想就是光複韓國,這一天,他終於學成了,帶著滿腔的抱負回到了故國。】
【他回首故國的領土,堅定的相信,用自己的理論和智慧,能讓這個弱小被人欺淩的國家強大起來。】
【但他太天真了。】
【沒腦子的蠢貨,再過一百年也不會漲智商。】
【他離開家太久了,久到讓他忘記了當年白起攻韓國的時候,他有多苦口婆心的勸諫韓王,前前後後上了五年的諫言,韓王聽了嗎?沒有。】[1]
【韓非捧著折子結結巴巴的在後麵追著說,韓王安捂著耳朵在前麵拚命的跑。】
【韓非就像是上天給這個國家的最後一點希望,老天爺追著韓王安喂飯,這個傻子不僅嫌難吃吐掉了,還非得在地上作踐的踩兩下。】
韓非呆住了。
他呆呆的站在原地。
為、為什麼呀。
李斯拍了拍他的肩膀。
“彆難過,你才華出眾,天幕又為你美言,即便韓王安不識好歹,可是其他的國君卻未必不能看出你是顆明珠,你的前途在後麵呢。”
他想了想,見師弟還是一臉難過的表情,又補充道:“放心吧,以後我們一起去遊說國君,一同入仕,師兄弟相互扶持,定能有朝一日名動諸侯。”
這時候的李斯還是個未出茅廬的青年,對韓非的忌憚也僅僅隻是“這小子文章寫得比我好老師更喜歡他怎麼辦”,沒有上升到個人利益的層麵,更沒有要韓非去死的想法。
相反,雖然有點小嫉妒,但是李斯覺得自己做官的能力肯定能強於韓非,到時候兩個人以他為主,韓非為輔,韓非負責幫忙出謀劃策,他負責去勸諫君王,互相幫扶,一定是個互利共贏的好局麵,他日史書之上,他們師兄弟之情深厚,也不失為一樁美談。
韓非雖然還是惦記著故國沒打算和李斯一起走,但是對李斯的這份情還是很感動的,不禁含淚點頭。
荀卿在不遠處聽著,摸摸胡子,麵帶微笑,顯然對弟子們之間的相互友愛很滿意。
然後,他們就聽到了——
【這個時候,李斯帶著他的刀子走來了。】
季馳光壓低的聲音落在少年李斯的耳朵裡像極了不懷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