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李斯:我就是扶蘇公子最忠誠的狗腿子 ……(2 / 2)

“左丞相李斯,受儘拷打折磨,俱五刑,夷三族,腰斬棄市。”[2]

李斯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

他看著在箭矢之下逃竄的胡亥,胸腔之中一股憤懣之情油然而生,最後化作一句話——我他媽和你不是一夥的嗎?!

老子跟著你乾活,連命都豁出去了,你居然最後還把我三族都給夷了,胡亥你是人吧!?

他沒忍住,拍了拍正準備加入戰局的蒙毅的肩膀:“弓還有嗎?給我來一張。”

看我不射死你個小癟三!

……

還是嬴政手底下一個普通乾活人的李斯:“……”

另一個他,勇氣可嘉,就是眼瘸。

同為李斯,他很輕易就看穿了為什麼未來他會選擇胡亥。

很簡單,扶蘇自帶班底,蒙家兄弟一文一武,一旦是扶蘇上位,朝堂之上恐怕就要沒有他李斯的立足之地了。

或許還能有一個平穩的晚年,但是他稀罕嗎?

不稀罕!

他要是向往那種普通官宦人家的生活,那他也不會對韓非下狠手。

他要的是帝王獨一無二的重視,要的是權傾朝野,名滿天下!

這是扶蘇不能給他的。

扶蘇公子當了二世皇帝,恐怕這位前腳剛坐上皇位,他後腳就得離開宰相的位置,給蒙恬騰地方。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總要找個他用的得心應手的人才行。

所以李斯挑了胡亥。

這小子充滿了一股清澈的愚蠢的味道,胡亥當皇帝,李斯有把握架空他做下一個呂不韋。

結果……

李斯眼神沉痛。

萬萬沒想到啊,胡亥居然不按常理出牌!

按理說,他李斯參與了矯詔事件,和胡亥那就是一條船上的人,應該是心腹中的心腹才對——誰家的心腹死得這麼廉價啊!

這還選啥啊,什麼宏圖霸業現在都是空,在夷三族的威力麵前,他李斯隻想吃扶蘇這個保底!

隻有被夷三族的人才知道平淡晚年的幸福。

李斯:還等什麼,過會兒天幕一結束就去找陛下,告訴他,他以後就是最忠心扶蘇公子的人了!

我,李斯,從今天開始就是扶蘇公子最忠誠的狗腿子!

……

李斯心中的千回百轉無人能知。

而秦始皇他們現如今也不關心他的想法,因為,季馳光開始講秦末的危機了。

秦始皇把手裡的弓箭交給侍從,又吩咐人將失血過多暈過去的禍害兒子拖走,掃了一眼蒙毅,蒙毅心領神會,趕緊指揮著郎官們把門窗全開了,清涼的微風吹進來,既帶走了宮殿裡的血腥味,也讓原本浮躁的眾人慢慢平靜了下來。

“秦末的危機,秦朝的滅亡,是多種因素相互交織的結果。”

“首先,人心不穩。”

“戰國時期,列國皆修史書,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戰國策》《左傳》和《國語》。”

“曾經有一種說法,要判斷一個國家是否還存在,就要看它的宗廟祭祀是否還在。”

“秦滅六國,推倒了六國的宗廟,但是六國的史書還在,隻要一讀史書,六國遺民永遠都會記得自己曾經是哪個國家的人。”

“所以,在淳於越博士說了那番忠言後,李斯直接提議焚書,博士本人名垂千古。”

淳於越:“……”

他直接昏過去了。

“秦朝發布焚書令,要求焚燒天下統一前的列國史記和百姓私藏的《詩》《書》及百家語。”[3]

“燒毀前者是為了鞏固人心,燒毀後者……”

“一方麵大概是為了警告一直都不太安分的儒家,另一方麵大概也是為了避免各種思潮碰撞產生的混亂爭端。”

“流傳在民間的史書和百家書確實都被燒毀了,但是秦朝王宮裡仍然有所保存,並不會導致文化的斷層和毀滅。”

“但是吧,陛下可能沒想到,在他死後還出了這麼一位楚霸王,不僅燒了他的地宮陵寢,還火燒鹹陽宮殿,原本的那些典籍,全部付之一炬。”

孔子心頭一跳,聽著天幕上那句輕飄飄的“付之一炬”,不禁悲從中來,心口劇痛,直接捂著心倒了下去。

“夫子!”

“夫子!”

孔子被弟子扶住,勉強平穩了心緒,悲道:“野哉!野哉!”

這個時候的書是多麼貴重啊,幾乎所有的知識都被貴族壟斷,普通黔首甚至有人一輩子都不認字,七國的經典孤本,居然、居然就這麼……

孔子實在是痛心疾首,眼睛一翻,也就這麼暈了過去。

“夫子!”

……

除了被氣到翻白眼暈死過去的孔夫子外,曆朝曆代的各位文人談起這件事情來也是滿眼唏噓。

“霸王焚書,實在是可惜了。”

“要是能流傳下來,必是極其珍貴的史料。”

……

秦始皇冷笑一聲:“楚霸王……項羽,朕記住了。”

他吩咐道:“傳令下去,項羽的懸賞令再加二十萬錢!”

蒙毅點頭:“唯!”

敢燒他們陛下的宮殿,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因為通緝令的傳播也需要一段時間,這會兒才剛剛開始和項羽打好關係的劉季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小金庫又多了一筆。

劉季:感謝榜一政哥打賞的錢!感謝項羽兄弟這麼照顧大哥我的生活!

……

“陛下的行為……確實是激進了一點。”

“但是本質上其實和劉豬豬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道理是一樣的,都是想要百姓建立統一的思想,從而凝聚整個國家的思想靈魂,更方便統治。”

“隻不過一個更隱晦,一個更激進。”

秦始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聽起來倒是一個不錯的做法。

能被天幕列舉出來,又是和他進行對比,應該是成功了的。

可是……

他想想天幕所說的那些儒生,再想想淳於越,瞬間把這個想法掃到了垃圾站裡去。

他可不想惡心自己。

要是荀卿還在,倒還可以,他的思想包容萬家,不管是對儒家還是法家,荀子都多有了解,對兩家所長他有所學,兩家所短他亦有所補,可以說是兩家共學,兩家皆通,要不然也不可能教出了這麼多法家弟子,他要是還在,倒是很合適。

不過……

秦始皇沉思片刻,看向李斯:“你和你的師兄弟們還有聯係嗎?”

李斯:?

秦始皇:質量不夠,數量來湊,荀卿是沒了,但他的徒弟可不少。

李斯想了想:“臣有個師弟張蒼,人情世故上笨拙了些,但精於數算之道,器樂天文亦是精通。”

他本來沒想到張蒼的,畢竟張蒼實在不太符合陛下的實乾精神,來了估計也就是做冷板凳,但是想想天幕好像提過,於是就索性說了出來。

“數算?”秦始皇皺了皺眉,不是他要的人才,但是也還行,畢竟李思可不敢糊弄他,“那就先去治粟內史那邊吧。”

治粟內史管財政,勉強專業對口。

“還有嗎?”

李斯:“……”

他好像猜到了什麼。

於是試探道:“要不,臣給師弟們寫封信?”

秦始皇微笑:“善。”

陛下:人才快到朕的碗裡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