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劉邦:敬,鄧綏! 季馳光:鄧姐運氣不……(2 / 2)

藏的倒挺深,還不安分。

……

“主要是鄧姐運氣真的不太好。”

季馳光想想就唏噓。

鄧綏掌權的時期剛好是東漢天災最多的時候,她執政十五年,起碼有十年都是在連年的天災中度過的。

“鄧姐掌權的時候,水災幾乎沒缺過,還時不時來場地震、颶風和冰雹。”

“這些氣象災難,持續了整整十多年。”

劉邦看得目瞪口呆:“這還能撐?”

劉邦想想就覺得牙疼。

難怪能和呂雉並稱。

這種見鬼的環境裡居然還能夠堅持十多年……劉邦看了都要給寫個服字。

但凡心智軟弱一些,恐怕就是一場災難。

呂雉卻歎氣,她沒有再給劉恒喂飯,而是拿手帕給他擦了擦嘴,將孩子交給了乳母。

劉邦側目:“怎麼了?”

這兩天不是熱衷於跟她的新兒子培養感情嗎?

怎麼突然撒手了?

呂雉卻不理他,隻是目光沉沉的看著天幕,突然說了一句:“陛下,你要知道人言可畏。”

劉邦皺眉,他很快就聽懂了呂雉的言下之意:“不能吧,那個新上來的繼承人才多大?”

不是說未及弱冠?

又是半路出來混上的皇帝,沒什麼執政經驗,這時候要是強製不讓鄧太後掌權……就這麼個娃娃能撐得住?

呂雉搖頭:“陛下心懷天下,旁人可未必。”

就有這麼些蠢貨,隻看得到眼前的蠅頭小利。

……

“而這個時候,朝堂上已經對太後有了很多不滿之聲。”

“首先是李固,這位是東漢中期的名臣,率先指責鄧綏,認為地震是因為鄧綏掌權,陰氣過重。”

“緊接著是劉向,觀點大同小異,他總是認為冰雹是因為鄧綏掌權,陰盛陽衰。”

【二鳳:我#¥&%!這兩位大哥是不是有病?】

【chuya的兔子:我真是被狠狠的無語到了,這種時候你指責鄧綏,你沒那個大病吧?你把鄧綏弄下去了誰掌權?才十歲的皇帝?他才當了一年皇帝,根本沒有接受過係統性的教育,他行嗎?!】

【殼破咩die:真是無語,女人怎麼了?女人吃你家大米了?鄧綏辛辛苦苦一輩子,她對不起誰了?這種時候能不能看點實際的?光顧著看她的性彆,你怎麼不看她的功績?】

【南方難依:事實就是這倆根本青史無名,能被我們大家知道,全靠他們蹭鄧綏的熱度……話說那個劉向和西漢的那個應該不是一個人吧?】

【楚清棠:不是,雖然那個劉向也罵過許皇後,但不是同一個人。】

天幕之下,李固和劉向被罵得臉色通紅。

宮中,鄧綏難得露出笑顏,吩咐著宮人給她溫了一壺酒。

那兩個人,因為學識淵博,頗有才名,她本就在風尖浪口,不好動他們,因此即便他們罵得再狠,也隻能容忍一時。

不過她不好直接下手,看著他們被罵,心裡卻也高興。

隻是……

鄧綏看了一眼被送上來的酒,沉吟片刻,又吩咐道:“去給哀家再拿些紙來。”

雖然高興,但想起天幕說的十多年災異,鄧綏剛剛輕快了些的心情又沉了下去。

她得先記下來。

酒什麼時候都能喝,但天幕關於天災的講解卻很難再有。

鄧綏眼光灼灼。

這些天災要是能記下來,那一定能少死不少人。

天災連年的情況下,每一條人命都彌足珍貴。

至於天幕會不會講?

這個鄧綏倒是很有信心。

畢竟……

主播看著好像挺喜歡她的?

……

“延平元年,天降隕石,大規模的水災爆發,此後水災持續整整六年。”

鄧綏猛的抓緊了自己的裙擺。

她閉了閉眼,但是根本沒有時間沉浸在傷痛之中,而是很快收拾好心情,奮筆疾書。

她要全部記下來!

“永初元年,特大水災爆發,從而引發了山洪,同時還帶來了颶風和冰雹。”

“世人將其歸咎於鄧太後的掌權。”

鄧綏握緊了筆杆,咬牙切齒。

季馳光的聲音突然低沉下來。

“永初年,京師、並州、涼州,爆發了饑荒。”

鄧綏的筆猛的一停。

季馳光沉默片刻,還是說出了那句。

“人相食。”

鄧綏咬著唇,把這句話又記了上去。

京師是一個國家最繁華的地方,居然也……

而並州、涼州,都是靠近遊牧部族,民風彪悍,兵強馬壯的地方,這兩個地方亂起來……

鄧綏沒敢繼續想下去。

“從永初四年起,大漢有了連續六年的蝗災,其中以永初五年的情形最為恐怖,全國同時爆發蝗災。”

東漢的百姓也在聽天幕,一時間人心惶惶。

“真的不是因為太後執政,牝雞司晨,違背天命,這才引來了這些災異嗎?”

“怎麼不是?自從太後掌權,我們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先帝那時候可沒這麼多天災。”

百姓們的議論卻被季馳光的聲音打斷。

“但即使是在這樣連年天災的情況下,鄧綏依舊殺出了一條血路。”

各地議論的百姓皆是沉默了一瞬間,隨後爆發了更大的議論。

怎麼可能呢?

這樣的描述,想想就讓人覺得未來沒有盼頭。

鄧太後就算再怎麼強勢也隻是人,她能怎麼辦?

但是季馳光告訴他們,鄧綏可以,她真的可以做到力挽狂瀾。

“每每有一個地方發生災禍,鄧綏就夜不能寐,她下令大肆削減宮廷支出,用於救濟災民。”

“自從她執政以來一直到她去世,東漢的糧倉幾乎沒有關過大門,隻要糧倉裡還有一粒糧食,她都會拿去救濟百姓。”

百姓沉默了下來。

“她派人安置難民,並將公田悉數賜予貧民,又派心腹大臣去受災嚴重的地方,賑災救濟,開倉放糧。”

“她免除了受蝗災嚴重地區的租稅,又將糧食調往受災嚴重的地區,力求做到賑災及時。”

“她下令免除輔地區年的田租、更賦、口稅。”

反對鄧綏的貴族們也沉默了下來。

“她掌權之前,接手的是一個滿目瘡夷的漢朝。去世之前,還給劉家的是一個海晏河清、四海升平的江山。”

“史書稱曰:天下複平,歲還豐穰。”

同一時間,看天幕的劉邦等人也沉默了。

久久,劉邦倒了一杯酒水,敬向天幕。

“敬,鄧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