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李世民:開元盛世,真好啊 因知海上神……(2 / 2)

季馳光:“然後他就在神龍政變中跳反去了對家。”

武曌:“……”

這可真是個大驚喜。

“宋璟,他率性剛正,因此被阿武重用,逐步由鳳閣餘人升遷至禦史中丞。”

“盧懷慎,曆史上對他做官的時間並沒有直接記錄,但是根據他的做官履曆,我們也可以大膽推測,他應該也是在武周朝考中的進士,因為在中宗朝時,他已經坐到了監察禦史的位置,因此保守推斷,他應該曾經效力於武周。”

“蘇頲,同樣也是在武周朝考中進士,逐步升遷累至監察禦史,這位素來以剛正不阿聞名,曾經奉阿武之命去解決來俊臣時期的冤案。”

“張嘉貞,垂拱元年的進士……這個不算武周朝,但是當時攝政掌權的確實是阿武沒錯。”

“源乾曜,這位保守估計應該也是武周朝時期的進士,因為他在唐中宗時期已經是侍禦史了。”

“換句話來說,六大宰相,六個人才都是被阿武發現的。”

“當然了,阿武去世的時候他們的官位其實都不太高,能在茫茫人海中精準的定位到這些人才,那也是李隆基的本事——他確實是有點識人的水平在身上的。”

“僅限於前期。”

【英年早逝李隆基:其實我感覺後期應該也有,畢竟腦子不可能隨著時間的流逝就丟了,但是後期的李隆基已經飄了,所以……嗯,他更喜歡聽他話辦事的人,不喜歡忠言逆耳了。】

【秦北有艽:其實這也算是皇帝的通病了……要是他前期沒有這麼厲害,或許我們後期也不會這麼意難平,啊啊啊啊救命,越說越想去刺殺他了,這貨能不能早點噶?】

季馳光:“這六位丞相,全部都是非常可靠,也非常儘忠職守的人,李隆基的眼光非常好,選的全是優質人才。他們兢兢業業的幫著李隆基穩定朝堂政局,恢複經濟。”

“李隆基在這個時候,那真是最典型的明君模板。”

天幕上的影像再次發生了變動。

李隆基穿著一身明黃高坐在龍椅之上,他身邊的高力士用他尖細的聲音一字一句的讀著聖旨:

“從即日起,建製諫官,恢複諫議製度,眾臣皆可向朕行勸諫之事。”

“從即日起,由丞相張說、張九齡等人,編寫《大唐六典》,以明法度。”

一道道聖旨從李隆基的筆下流出,一道道聖旨從高力士的口中念出,一道道聖旨從朝廷中發出,飛向民間。

原本因為武則天要打擊世家而被扶植起來的大地主們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原本被迫依附他們的農民,也重新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

原本敲詐勒索、橫行鄉裡,甚至大放高利貸的王公貴族被人抓捕,幾場殺雞儆猴下去,原本的風氣頓時一新。

侵占良田,廣蓄奴仆,過著呼奴喚婢的瀟灑生活的佛教勢力,早已被世俗的繁華迷花了雙眼,侵蝕了心靈,在此刻,他們也受到了重重一擊。

賦稅上的舊賬被厘清了,大批勞動力被解放,農民沉重的賦稅被減輕了,糧道也重新得到了修建,災荒地區得到了更迅速有效的救援,百姓那黢黑麻木的臉上也慢慢重新有了笑容。

他們笑得那麼高興,笑得那麼滿足,讓每個做官的人看得都心中發酸、發甜。

天幕之下的人們甚至還能聽到他們在說什麼。

“真好啊,陛下登基後,我們的日子好了不少。”

“陛下真是個好皇帝啊!”

“真希望這樣的日子能持續下去。”

甚至連天幕的觀眾們也開始議論紛紛。

“真的不是主播弄錯了嗎?”

“俺覺得那個什麼李隆基,他是個好皇帝啊!”

“又減賦稅又救命,這不就是個好皇帝嗎?怎麼還能說他不好呢?”

“看看那些被送到家裡庫房的糧食,一粒粒的多飽滿,白花花的亮眼睛……真好看,比宮殿還要好看,俺們家要是能這些東西,俺家的二娃子也不至於沒了……”

“可惜不是這個皇帝管我們的……要不然,哪至於各家各戶都餓死了這麼多娃?”

“主播一定是弄錯了,可惜我們聯係不上她,要不然一定要跟她說,怎麼能罵這麼好的皇帝呢?罵他也太虧心了吧,這是個好人啊!”

百姓們議論紛紛,還有不少麵露憧憬和希望的。

他們都希望自己能成為李隆基手底下的百姓。

但是李世民卻笑不出來。

或者說,他原本是在笑的,因為當時的李隆基確實有明君之相,他高興,高興自己能有這樣一個好曾孫。

能憂百姓所憂,能急百姓所急。

但是現在,他已經反應過來了,反應過來,為什麼季馳光要講這麼多了。

李世民眼眶一酸,眼中甚至慢慢湧上了淚水。

長孫皇後正在照看李承乾兄弟,沒注意到這邊。

因此還是趴在他身邊的秦小政第一個發現的問題,他不解道:“蘇蘇,你怎麼哭了?”

這個蘇蘇好愛哭啊,政兒才來兩天,他都哭了好幾次了,比政兒還喜歡哭。

愛哭鼻子的蘇蘇。

李世民看著他那雙天真無邪的眼眸,想想那場安史之亂還有多少有著同樣眼神的稚子可能喪生,不禁越發傷感,悲從中來,眼淚掉得越來越多。

李世民胡亂擦了一把眼淚,然後把秦小政抱起來,順手拿走了長孫皇後先前放在秦小政腰間的手帕,擦了擦臉上的淚水。

“沒什麼,”他鼻音濃重的道,“隻是覺得主播真的很過分呢。”

這麼美好的盛世景象,這麼歡欣高興的人們……可惜都不長久了。

真是過分啊,主播。

讓他們眼睜睜的看著這麼美好的景象毀在自己的眼前。

他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主播和彈幕們對李隆基的情感這麼複雜了。

李隆基是一個明君,他將大唐推向了巔峰。

可是,他也是毀滅了大唐的罪魁禍首之一。

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彆人看,難怪所有天幕上的人,不管是主播還是彈幕,都那麼耿耿於懷。

連他,都在這一刻和他們的想法一致了——

如果,李隆基能少活二十年該有多好……他如果能死在當下,死在開元盛世的時候,那……大唐,或許還能將這樣的盛世再延續幾十年。

那什麼安史之亂,更不會爆發了。

同一時刻,天幕上的畫麵再度轉換。

尉遲敬德一眼就認出來了:“是長安。”

隻是天幕裡的長安,對他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

熟悉是因為他們整日居住在這裡,自然混了個眼熟。

陌生是因為……

“真漂亮啊……”

整個長安燈火通明,熱鬨非凡,儼然是一年的元宵佳節。

他們還沒見過這麼美的長安呢。

天幕下的人看得目不轉睛:“真美啊……我們的長安什麼時候也能這麼美就好了。”

他們大唐還是初建呢,窮得很,要不然也不至於貞觀五年的時候魏征還攔著不讓李世民去封禪。

沒辦法,家底子薄啊。

他們還從沒見過這麼繁華的長安。

很快,鏡頭一轉,轉到了皇宮之中。

眾人宴飲正酣,觥籌交錯,夜光杯斟滿,清脆的碰杯聲之中,是整個大唐的盛世氣象。

他們正目不轉睛的看著這奢華的一幕,耳邊卻又傳來了一道男聲,朗聲誦道:

“滿耳笙歌滿眼花, 滿樓珠翠勝吳娃。因知海上神仙窟, 隻似人間富貴家!”

滿耳是美妙的音樂,滿眼是美妙的花。滿樓盛妝的少女勝過那美麗的吳娃。

如今才知曉,那無限美好的天上神仙窟,也不過像這無比豪華的人間富貴家。

這就是大唐的盛世,這就是大唐最後、最美的盛世——開元之治。

李世民流下了眼淚:“因知海上神仙窟,,隻似人間富貴家……真好,真好啊……”

他擦了一把眼淚,一把將秦小政攬在懷裡(秦小政:“???”),不再隱忍,而是放聲大哭:“可是,為什麼你不能再撐久一點呢?”

開元盛世,美好的盛世,為什麼你離開的腳步要那麼快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